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低血壓 >> 低血壓預防保健 >> 低血壓也要防中風

低血壓也要防中風

  人到中年總擔心自己血壓高,因為高血壓是引起中風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於是,有些低血壓的人常拍著胸脯說:“我的血壓是處於低血壓狀態,絕對不會發生腦溢血。”其實,這種觀念真是大錯特錯,低血壓的人發生腦溢血的實例不在少數。中山一院心內科教授陶軍介紹,在門診常會碰到這樣一些患者,他們有時感覺乏力、頭暈、胸悶、心前隱隱不適,以為自己是高血壓,但是測血壓的時候,血壓不是偏高而是偏低。當測定血壓偏低後,他們緊張的情緒一下子就沒了,認為低血壓沒啥大礙,可能是貧血或身體有點虛弱而已,補補就會沒事。事實上,引起低血壓的原因很多,不查清病根,不加以重視,同樣能鑄成大錯。因為低血壓同高血壓一樣可以造成腦梗塞、癡呆等疾病。

低血壓也會引起中風
  血壓過高和過低對人體都不利,高血壓病多由動脈長期硬化引起,硬化的小動脈脆性高,血管彈性下降,人體情緒激動或者高度緊張的時候,血壓一旦過高最容易引起血管內壁損傷和破裂,引起出血性中風。而低血壓(除生理性低血壓外)血壓過低,推動血液顯得無力,使腦部供血不足,這樣人體產生各種不適,輕者引起缺血、缺氧、全身疲乏無力,重者由於緩慢的血液與血管壁接觸時間較長,反而會很容易形成小血栓,很多的小血栓就會堵塞血管,導致缺血性中風。
  所以,處於低血壓的人也應謹慎,如出現頭暈、站立不穩甚至暈厥時應檢查血壓。收縮壓低於100毫米汞柱則為低血壓,在排除其它原因所致上述症狀之後,應在積極防治動脈硬化和降低血液粘稠度的同時,防止和糾正低血壓,預防腦血栓形成。

低血壓不等於貧血
  成人正常血壓低於90/60毫米汞柱,老年人低於100/70毫米汞柱,稱為低血壓。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很容易把貧血和低血壓兩種疾病相混淆,這是因為貧血和低血壓在症狀上有相似之處,比如:精神疲倦、健忘、頭暈等。但貧血和低血壓是兩個互不相干的概念,貧血的原因,通常是由於造血的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礙或紅細胞丟失、破壞過多等原因引起。而低血壓最常見的有體質性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兩種,由於體質虛弱導致低血壓的患者,多見於女性,並有家族遺傳傾向。而由於體位的變化導致低血壓的屬於體位性低血壓,比如長時間站立時,下肢淤積400-500ml的血液不能立即返回心髒,出現血壓突然下降超過20毫米汞柱,並伴有明顯症狀,如: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心悸等。低血壓與貧血完全不是一回事。

老年人應防低血壓
  陶教授指出,據統計,低血壓發病率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達10%。對於低血壓的患者,應該避免長期臥床,尤其是久病、身體虛弱的老人,下肢血管內容易形成血栓,更要注意不宜久站,呈站立狀態時要每隔幾分鐘活動一下。另外,彎腰後不可突然站起,應扶牆或借助其它物體逐漸起立。在起床、下蹲時動作都應該緩慢。
  運動鍛煉可改善人體對血壓的調節,持之以恆的運動有助於減少低血壓發生,但應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可做體位變動過大的運動,以步行、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項目為宜,運動後應無氣喘、心率不超過110次/分鐘為宜。
  另外,一些常用藥如利尿劑、抗高血壓藥、抗抑郁藥、抗帕金森病藥物等,可通過降低循環血量或影響交感神經活性而引起藥物性低血壓。慎用安眠藥,很多老年人有失眠等輕症精神障礙症狀,長期用安定、苯巴比妥、氯丙嗪等藥物,此類藥不但能抑制大腦皮層,也能使血壓降低,產生低血壓。所以,服藥前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凡可引起頭昏、頭暈及低血壓的藥物應慎用,用藥期間注意觀察有無頭暈、頭痛、視力改變等症狀。

熱門文章
心肌炎病人禁忌有哪些

心肌炎病人禁忌一、忌急劇減肥。閃電式的饑餓減肥法,會使體重過快下降,致使大量蛋白質消耗與肌肉組織減少,造成心肌組織的衰退

高血脂吃什麼水果

概 述 最近的權威研究表明,國內外的老人得高血脂的人數越來越多,這些老人通常吃一些肥肉,經常外出去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