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疱的病理生理
肺大疱一般繼發於小支氣管的炎性病變,如肺炎、肺結核或肺氣腫。臨床上常與肺氣腫並存。因小支氣管發生炎性病變後引起水腫、狹窄,造成管腔部分阻塞,產生活門作用,使空氣能進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致肺泡內壓力升高。炎症使肺組織損壞,肺泡間隔逐漸因泡內壓力升高而破裂。肺泡互相融合形成大的含氣囊腔。如果肺泡破裂後空氣進入髒胸膜下間隙,則形成胸膜下大疱。肺大疱有單發也有多發。繼發於肺炎或肺結核者常為單發或只有數個大疱,亦無明顯肺氣腫同時存在;繼發於肺氣腫者常為多發,表現為幾個大疱伴有多個小疱,大疱周圍的肺實質常伴有阻塞性肺部病變和肺氣腫。肺大疱以位於肺尖部及肺上葉邊緣多見。疱壁很薄,大小不一,數目不定。既可表現為寬基底座,亦可表現為狹頸體大的大疱。顯微鏡下可見疱壁為肺泡扁平上皮細胞,有時可僅有纖維膜或纖維結締組織存在。大的肺大疱可壓迫周圍肺組織,造成余肺膨脹不全,影響氣體交換。一般常因劇烈咳嗽、屏氣或運動,使脖內壓力驟然升高,導致大疱突然破裂,形成自發性氣胸。還有的可因疱與胸頂粘連形成粘連條索,在突然發生氣胸時條索被撕斷,引起出血造成血氣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