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高血壓從娃娃抓起: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個案例。小李,女性,今年31歲,有一天她雙下肢突然不能動了,被迅速的送往醫院進行治療。接診醫生測血壓時發現他的血壓竟高達205/160毫米汞柱。原來,她於12年前就發現自己患上了高血壓,但未予重視,也從未系統用藥治療。直到這次由於高血壓,導致腦出血,出現了下肢癱瘓,他才知道高血壓竟能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
在門診中,有相當一部分出現了並發症的患者,不知道這是由高血壓造成的。特別是來自省內外農村的患者,有頭暈、頭痛的時候,就認為是感冒,自己在家吃上幾片止痛片,挺一挺就過去了。直至有一天,發現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樣正常生活了,或者像小張那樣,動都無法動了,才被迫去看醫生。
類似這樣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壓,或者明明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而不予重視,直到心、腦、腎出現並發症後,才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屢見不鮮。
近年來受心理因素、地理環境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高血壓及其並發症出現較早,且呈現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
在我國,每年由高血壓導致腦中風的病人在150萬以上,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由此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以及給社會、家庭、個人帶來的負擔難以估計。
調查顯示,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超過1億,並且有繼續上升的趨勢。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群中僅有53%的人測量過血壓,44%的人知道自己的血壓水平,城市中高血壓有效控制率在4%左右,農村則低至1%,這一連串的數字不能不讓人憂心忡忡。
人們都知道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但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高血壓、知道高血壓的危害呢?根據我國1991年全國高血壓普查結果顯示,高血壓的知曉率在城市為36.3%,而農村僅為13.7%。可見,普及高血壓相關知識,提高人群對高血壓的認識,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
如果沒有明顯原因而逐漸出現頭痛、頭暈、煩躁不安、睡眠不佳,或有胸悶、憋氣等不適感覺時,應想到去醫院測量血壓。一旦被確診為高血壓,絕不要自己買些降壓藥,隨便吃吃就算了。的確,有些降壓藥吃上就會起作用,血壓很快就可以降下來,所以很多人血壓一高,就吃上幾片降壓藥,血壓正常、症狀消失後就不吃了。其實,高血壓的治療並不像這些人想象的那麼簡單,間斷服藥對高血壓的控制是極為不利的,因為這樣會使血壓的波動幅度增大。從遠期效果看,這樣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的不可逆的損害。
預防高血壓從娃娃抓起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可見,高血壓給人們造成的身體傷害是非常大的,同時對於避免將高血壓傳給自己的下一代,在生活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對高血壓治療患者有所幫助。
1.房撲:房撲本身不產生症狀,但心率快時出現心悸、呼吸困難、眩暈等症狀。聽診心跳快而均齊。
偏癱的症狀 偏癱的症狀主要為一側上下肢的運動障礙。在臨床上有四種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