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慢性心力衰竭 >> 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 >> 洋地黃毒苷的藥理作用與吸收如何?

洋地黃毒苷的藥理作用與吸收如何?

  藥理作用:洋地黃毒苷在治療量時,對心髒的作用表現為:

  ①正性肌力作用:抑制Na+ -K+ -ATP酶,鈉、鉀離子通過心肌細胞膜主動轉運之能量,即由此兩系提供(鈉泵)。洋地黃毒昔與Na+ - K+ -ATP酶在細胞膜上可逆性結合,阻止了ATP的結合,阻抑Na+和K+的主動轉運,鈉泵失活,結果使細胞內Na+增加,K+減少,洋地黃毒苷類的直接電生理作用及毒性是由此而來的。細胞內Na+增加能刺激Na+ -K+交換增多,而使細胞對Ca2+的攝入增加,Ca2+在興奮收縮聯中起了重要而關鍵的作用,因而細胞內Ca2+的增加可能是洋地黃毒苷產生正性肌力作用的基礎。

  ②電生理作用:治療劑量的洋地黃毒苷輕度降低窦房結的自律性,使房室結傳導時間和不應期延長,致使房室傳導減慢,心房肌的應激性降低,延長心房肌細胞和房室結細胞的有效不應期。

  ③自主神經系統作用:洋地黃毒苷作用於心肌,增強迷走神經張力和心肌對乙酰膽鹼作用的敏感性。

  吸收排洩: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高達90%以上,服藥後2~3小時顯效,6~12h達峰效應,血清治療濃度為15~25ng/ml,血漿蛋白結合率達97%。主要在肝內轉化,部分代謝成地高辛,部分轉化成無活性的代謝產物。消除半衰期一般為4~7d。由膽汁排出,再循環後,最終由尿排出,80%皆為無活性代謝物。母體化合物經腎排洩量僅為10%~20%。在肝功能不良時,肝外消除途徑增強。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