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雖然二百多年前已有描述,但在其後的很長歲月中此病僅由屍檢發現。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同一時期發現的其他胸腹疾病的常規手術治療死亡率已降到5%以下,唯獨主動脈夾層仍然是一個舉世未解決的醫學難題,死亡率依然很高。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不管是外科手術技術還是腔內治療都有了很大進步,特別是腔內技術的進步讓主動脈夾層的治療朝著個體化、微創化的方向發展。
最早在1761年由Morgagni首次描述主動脈外膜下血腫的概念,1822年Shekelton提出了伴有遠側主動脈再入口的主動脈“雙桶”結構,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主動脈夾層存在真腔和假腔的雙腔結構。
Laennec在1826年首次提出了夾層動脈瘤這個概念。1830年Elliotson提出升主動脈為發生夾層的最常見部位,內膜撕裂常是橫向,而外膜破裂則呈縱向。1838年Penneck報道了世界上首例主動脈夾層病例。1855年Swain報道了第1例生前得以診斷的病例,在此之前所有夾層病例都是通過屍檢診斷的。
在治療方面,1935年Gurin經右髂動脈行開窗術治療主動脈夾層。1954年DeBakey開創了主動脈夾層治療的新紀元,他創立的主動脈夾層DeBakey分型(與其後出現的Stanford分型,)一直沿用至今並指導臨床治療。而作為主動脈夾層外科治療的奠基人DeBakey本人在其晚年也患上了這一疾病並成功做了手術,而留下一段傳奇故事。
1968年Bentall首創了以他本人名字所命名的升主動脈夾層重建冠脈和升主動脈的外科手術方式(Bentall手術),對於累及主動脈根部冠脈開口的主動脈夾層有了很好的治療作用。
到了1975年,隨著體外循環技術的發展,Griepp創立了深低溫停循環下進行主動脈弓部血管重建的手術方式,為現代主動脈弓手術奠定基礎。但由於當時體外循環技術的落後,這種手術的死亡率很高,很多醫學家開始嘗試手術風險相對較低的姑息性手術,如1981年Carpentier發明的曠置主動脈夾層和胸主動脈血流逆轉的血管曠置術,這種手術方式目前已經不在臨床應用了。
1983年Borst創立了擴大型主動脈切除加象鼻式人工血管重建,奠定了現代主動脈夾層的基本術式,後來被我國的孫立忠教授改良為“孫氏手術”,並逐步成為DeBakey1型主動脈夾層的標准術式。
1994年Dake開創了主動脈夾層腔內治療的先鋒,成功進行血管腔內移植物治療降主動脈瘤。從此腔內治療主動脈夾層也逐步成為StanfordB型主動脈夾層的標准治療方式。
隨著腔內技術的完善,血管腔內移植物治療主動脈夾層也從原來的僅能處理鎖骨下動脈以遠的簡單StanfordB型主動脈夾層,發展到目前的多種輔助(或復合)技術:包括煙囪技術、移植物開窗技術、開窗型支架、分支支架、雜交手術等,能通過腔內治療處理累及到主動脈弓甚至升主動脈的夾層。
移植物開窗技術,即在體外部分釋放支架,用電灼筆在覆膜支架上燒開需要直徑寬度的開口,該開口將對准目標血管,在支架釋放後既封閉病變又能保持目標血管通暢。該技術操作簡單、技術要求不高且易於推廣,是解決部分累及到主動脈弓甚至升主動脈的主動脈疾病的有效方法。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髒大血管外科潘友民教授的夾層治療團隊在今年9月份全國心血管大會上報道了該技術目前國內外最大的一宗病例資料。
雜交手術治療是指外科行開胸(或不開胸)的主動脈弓上分支血管重建,再做腔內治療,處理病變累及主動脈弓部血管分支的主動脈夾層。
目前,腔內血管外科學正朝著個體化、微創化方向發展,使得主動脈夾層的腔內修復既徹底隔絕夾層,又能重建分支血管保持其血流通暢。希望未來10年的主動脈夾層腔內技術能讓更多患者真正受益。
青年心肌梗死是指年齡在40歲以下的青年,不論病因如何而發生的急性心肌梗死。青年心肌梗死因發生猝死,生前並
對於心肌缺血的治療是不可掉以輕心的,要越早越好,同時要配合做好患者的預防保健,對病情恢復是有幫助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