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動脈硬化,很多人會陷入一個認識誤區,認為只要是動脈硬化,就一定是血管變厚,管腔狹小。殊不知,這只是動脈硬化的普通(一般、多數)表現,有時動脈硬化也會引起血管壁的擴張,甚至形成動脈瘤。
72歲的任老先生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在朝陽醫院做前列腺B超時,卻發現盆腔內雙側的血管像氣球似的擴張,看起來快要撐破了。醫生當即判斷是血管瘤,而且是少見的雙側髂動脈瘤。這樣嚴重的動脈瘤症狀,讓臨床大夫們很驚訝。這也是該院血管外科接觸的第一例雙側髂動脈瘤。
但老人對自己的病情並不十分了解,他說,自己沒有覺得身體有任何不適。在和醫生的交談中,他提到自己心髒動脈曾發生嚴重的狹窄,並在3年前做了冠脈搭橋手術。任老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的動脈硬化不就是血管變窄嗎,怎麼會和這個氣球狀的被撐開的動脈瘤有關系。
血管外科的王克勤副主任醫師詳細給老人講解。他說,這種動脈瘤與冠心病本質是一樣的。只是動脈硬化的不同表現形式。多數動脈硬化表現為血管狹窄,阻塞血液流動,使其器官和肢體供血不足,缺血。這也是大家很了解的一種情況。但另外一種情況經常被很多人忽視。少數動脈硬化可能表現為血管擴張,也就是臨床上說的動脈瘤,造成血管壁彈性下降,甚至由於張力太大而造成血管破裂,引起失血,甚至因失血過多而導致休克死亡。
王大夫介紹說,動脈瘤可以引起血栓形成。血管的內膜本來應該是光滑的,像一根通暢的直水管,而動脈瘤的血管破壞了正常的血管結構,形成了動脈瘤血管內的渦流,從而形成動脈瘤內的血栓,血栓掉落以後可引起肢體缺血。另外,有的動脈瘤過大,可以壓迫腹腔或者盆腔的腸道,引起腸梗阻,也可壓迫伴隨的靜脈,引起靜脈回流障礙,甚至引發深靜脈血栓。“老人的病情很重,再不手術很可能就要破裂,如果大出血可能性命不保。”王大夫不無擔心地說。
經過充分的術前准備,血管外科楊寶鐘主任主刀。術中發現老人的腸系膜下動脈以遠腹主動脈擴張,最大直徑約4.5厘米(正常值應在2.5厘米左右);雙側髂總動脈為瘤樣擴張,最大直徑約4.5厘米(正常值應在1厘米以下),並累及雙側髂內動脈、髂外動脈,尤其是左側更加明顯。雖然有充分的預期,但這樣嚴重的病變還是讓大夫們深深吸了一口氣。
手術復雜而危險。楊大夫將血管瘤周圍的腸管、輸尿管、伴行的下腔靜脈和髂靜脈進行精細的分離,將深藏腹腔、盆腔的“氣球”挖出後,並將其完整切除。時間在一分一秒過去,稍有不慎,就可能會發生動脈瘤破裂而引起大出血。
切除工作完成後,大夫們又開始闖另一道難關。他們通過高超的血管外科吻合技術置入人工血管,並保留腸系膜下動脈及右側的髂內動脈,避免手術後腸缺血及盆腔缺血。
手術異常順利地完成了,且手術中失血很少。任老術後恢復很快,9天後拆線順利出院,並再三感謝朝陽醫院的大夫們幫他去除了這個意外的心頭之患。
在總結這次成功手術時,楊主任說臨床上也遇到類似的病情。但由於這種病發病突然,再加上大家對這種病的後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錯失搶救的最佳時機。很多病人在動脈瘤破裂後才被送到醫院,很多時候還沒來得及搶救就因大出血而死亡。而如果搶救及時,輸血和手術可以挽救生命。動脈瘤中,腹主動脈瘤是比較常見的,也有胸主動脈瘤,都可引起死亡。
而在診斷上,楊主任介紹,確診這種病很簡單,通過簡單的B超檢查,即可判斷血管有無擴張。只要醫生和患者有這方面的意識,就能及時發現並及早診治。老年人,尤其是動脈硬化的老年人是動脈瘤的高發人群。因為動脈瘤很深,在體表很難發現,且多數沒有任何不適。王大夫提醒高危人群的老人應當定期做常規體檢。普通人群則要注意飲食,多吃清淡的食物,控制鹽的攝入,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防止動脈硬化。
冠心病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及時的預防和治療,就有可能對人的健康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
很多冠心病患者都有心絞痛的症狀,但心絞痛疼痛易與其他疼痛相混淆,被人忽略,而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都是冠心病。那麼,心絞痛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