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其他常見疾病 >> 腦卒中 >> 環境污染提高中風風險?

環境污染提高中風風險?

  腦卒中即通常所說的中風,在我國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病。近年來,我國每年腦卒中新發病數達200萬到250萬,每年死於腦卒中的人約150萬。有研究對首次發作與復發的出血性腦卒中病人臨床預後情況進行了對比,發現其比值分別為:恢復良好5:1,中度殘疾1:1,重度殘疾1:2,植物狀態1:6.5,死亡1:2。兩者在治療和康復效果上存在著顯著差異,重度致殘率和死亡率提升明顯,顯然復發後果很嚴重。

環境污染提高中風風險?

  環境污染會提高中風風險?

  燃煤產生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對普通公眾健康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據南京某項報告指出:2012年,煤炭消費排放的一次PM2.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分別占中國污染物排放總量的62%、93%和70%。以煤炭消費產生的PM2.5為例,僅此一項污染物就導致當年超額死亡人數高達70.8萬人。

  據悉,超額死亡人數中,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萬人,缺血性心髒病17.3萬人,腦卒中(中風)37.7萬人,肺癌6.9萬人。而這些超額死亡集中分布在京津冀、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四川、貴州、東北三省以及沿海城市。為何“腦中風率”最高?相關專家認為,這主要是PM2.5含有的鉛、鋅等重金屬污染成分多,對心腦系統傷害較大。

  關於中風的五個誤區

  誤區一:中風都是老年人才患的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人們的三高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日益增多並趨於年輕化,中年人發病明顯增多,甚至還有多例兒童中風的發生。近日,一個1歲大的寶寶被醫生診斷為中風。醫生通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寶寶是腦梗塞,通俗來說就是中風。專家分析,寶寶並沒有相關家族病史,也未發現腦血管畸形及外傷史等,但他在去年兒童節前後發過一次高燒,達到39℃,持續一周左右。“發燒可能引起免疫性血管炎,中風或許與此有關”。糾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年輕人防治中風的關鍵。

  誤區二:中風是一種病

  實際上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梗死、腦血栓形成、小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疾病。

  誤區三:只有高血壓的人才會中風

  實際上,高血壓伴有動脈粥樣硬化的病人易患出血性中風,但如果血壓過低時,血管不能正常擴張,血液循環就會減少,出現腦血管痙攣,腦組織缺血、缺氧等,導致缺血性中風。而且,除了血壓以外,中風還與糖尿病、吸煙、喝酒、肥胖等有較大的關聯。因此,血壓不高的人也不能放松對中風的警惕。

  誤區四:瘦人不得中風

  雖說肥胖人群相較瘦小人群中風風險要高,但並不代表瘦人不會得中風,只不過相對風險低一些。但瘦人同樣很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這些都是引起中風的危險因素。因此,不論胖瘦,都要綜合防范中風的發生。

  誤區五:小中風不必在意

  所謂小中風就是一過性的小發作,一般1—2分鐘,最多10來分鐘,病人感覺一側肢體麻木或者無力,或出現說話不清楚,醫學上叫做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時會是一次,有時會多次。因為時間比較短,很多患者不把它當做一回事。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症狀,因為小中風是大中風的前奏,此時對醫生來講是最好的處理時機,處理及時一般不會留下後遺症。否則也會出大問題,在未來一周出現問題的概率最大。所以這個並發現越早越輕,救治效果越好。

  家人出現中風前兆怎樣急救?

  當發現家人出現血壓飙升,出現頭痛、手腳不靈活、嘔吐、昏迷等症狀時,要警惕其發生腦中風。家屬應立即撥打“120”,切忌背著病人跑出馬路打的送院急救,因劇烈搖晃病人只會加重腦出血。

  注意:在等待救護車到來時,不要搬動患者,尤其不能搖晃其頭部;盡量讓患者平臥(頭部偏側),解開其衣領,保持呼吸道通暢;有假牙者應取出。要強調的是,送院前吃任何藥(包括降壓藥),只會增加死亡風險,因為容易導致誤吸,引起患者窒息。因此,不要給中風患者喂藥和喂水。

熱門文章
主動脈夾層手術有哪些

主動脈夾層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治療,能有效阻止內膜的進一步撕裂、擴展,防止假腔擴大。我院心外科主任肖亦敏介紹,不同類

主動脈瓣回流的症狀診斷及治療方法

主動脈瓣回流(主動脈瓣反流、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是指由於主動脈瓣病變導致每次左心室舒張時部分血液從主動脈漏流回心室。  在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