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人口健康學院的流行病學家卡洛琳?傑克遜博士與吉塔?米什拉教授等人,對1萬多名47—52歲的女性參試者的相關數據進行了梳理分析。在1998年到2010年期間,所有的參試者平均每3年接受一次有關身心健康的問卷調查。研究期間,共有177名女性發生腦卒中。進一步分析發現,參試者中約有24%的女性表示經常悶悶不樂、情緒不佳,甚至達到抑郁症的診斷標准。與沒有抑郁情緒的人相比,情緒低落的中年女性罹患腦卒中的風險增加2.4倍,發病率為2%,超過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排除了年齡、慢性病、體重超標等其他腦卒中風險因素之後,抑郁仍然會使中年女性腦卒中的風險增加1.9倍。
女性卒中發生率增長迅速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女性腦卒中問題越來越突出。專家指出,預計到2020年,男性和女性腦卒中的發病率都會明顯增加,但是女性腦卒中發生率的增長會更加迅速,到2050年,女性腦卒中死亡率將比男性高出30%。女性由於發生腦卒中以後病情更為嚴重,活動和認知能力更差,生活質量更低,抑郁的發生率更高,所以腦卒中對女性的影響更大。而且由於女性的壽命較長,這就導致老年女性腦卒中患者的人數顯著多於男性。因此,女性腦卒中更值得關注,防治工作亟待做好。 腦卒中別犯這5個誤區 誤區1:服用阿司匹林期間吃吃停停。 由於擔心阿司匹林的毒副作用,有些病人不能堅持服用,這樣做是錯誤的。高危病人服用阿司匹林來防治腦血管病應當是一個長期過程。這與阿司匹林的作用機理有關。只有每天堅持服用有效劑量的阿司匹林,才能抑制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達到預防血栓的目的。近年來國外的研究顯示,腦卒中的存活者如果中斷使用阿司匹林,在1個月內缺血性腦卒中的復發危險將會增加3倍以上,停藥一周內更應當引起注意。 誤區2:血壓正常或偏低者不會得中風。 人們都知道高血壓容易得腦血管病,高血壓是腦出血和腦梗死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險因素。腦動脈硬化病人由於腦血管管腔變得狹窄,以及其他因素存在,即使血壓正常或偏低也同樣會得腦血管病。 誤區3:中風發病突然,無法預防。 在中風發病前往往會有許多先兆,比如中風發病前大多會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暫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表現為突然發生的單眼或雙眼看不清東西,面部或單側肢體麻木、無力,說話不清楚,劇烈頭痛等。一般發作僅持續幾分鐘便消失,極易被病人忽略。專家認為,一旦出現上述先兆,常預示著大中風的來臨,須積極到醫院求治,不可延誤。 誤區4:瘦人不會得中風。 與胖人相比較,瘦人得中風的幾率相對低一些,但絕對不可因此而放松警惕。因為瘦人也可以患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血脂紊亂等疾病,這些都是引起中風的危險因素。 誤區5:青年人不必擔心得中風。 雖然腦血管病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臨床資料顯示三分之二以上的腦血管病首次發病者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但這並不能說明年輕人就可高枕無憂。現在,腦血管病已經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年輕人患中風的危險因素除了高血壓、酗酒、吸煙、夜生活過度、高脂肪飲食外,還有代謝異常、血液病、心髒疾病等因素。因此,糾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積極查找原發病並治療,仍是青年人遠離中風的關鍵。聽——莫扎特音樂 音樂不僅是人類通用的“語言&rdqu
不少認為心律失常大多是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事實上,病毒性感冒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這大多屬於感冒引起的心肌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