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不是每一例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都會出現繼發性腦梗死,也不是所有的腦出血都會出現缺血性腦損傷。這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好在你不需要太擔心,壞在你會經常疏漏。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的安全,同時又減少不必要的搬動患者和過度檢查之嫌疑,個人認為,安全且合理的診斷流程可以遵循以下三步曲:
首先臨床醫生必須對腦出血後缺血性損傷保持高度的警覺。
無數的歷史事實和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最好的防護不是先進的設備,而是內心的警惕。
其次是按照危險因素進行分層管理,尤其是對於:
①、出血量較大,
②、處在缺血性損傷易感期(通常為出血後一個月以內),
③、存在“三大”易感因素(早期曾積極進行過降壓治療、患者既往存在微血管病事件、顱內壓明顯升高)的患者應該更密切地觀察症狀和體征的變化,一旦出現症狀不明原因的加重,或者出現出血病灶難以解釋的新症征時,應果斷地進行排查。
最後,必須選擇恰當的檢查手段。
考慮到CT對早期缺血病灶的不敏感性以及分辨率低等因素,有條件的醫院應盡可能選擇磁共振彌散和灌注加權成像(DWI+PWI),必要時還需要進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腦血管彩色多普勒(TCD)檢查,這些手段不僅能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察覺缺血性損傷,減少漏判和誤判,還能快速了解缺血半暗帶的大小和整個腦血管和腦血流情況,從而為後續的治療提供客觀的指引。
同時,這些檢查還對於洞悉腦出血的病因、證實繼發性腦缺血損傷的易感因素、理解缺血性腦損傷發生的病理機制、預判疾病的未來發展趨勢大有裨益。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漏判和誤判,並選擇最科學、最合理、最優化的治療手段一直是在臨床醫生的重中之重。
在診斷腦出血後缺血性損傷方面,由於長期以來的不重視,再加上相關領域的循證醫學證據不足,漏判和誤判的幾率很高。最大的漏判和誤判在於將症狀和體征的變化簡單地歸咎於出血以及與出血相關的變化,如血壓的波動、腦壓的升高、腦脊液循壞障礙、腦功能的紊亂、並發症的出現等等,因此必須再次強調觀念的更新並保持必要的警惕性。
在防治腦出血後缺血性損傷方面,鑒於腦出血和腦缺血在處理原則上幾乎完全的“對立”,常常導致臨床醫生束手無策,從而選擇中庸之道:放棄止血劑,也同時放棄抗血小板藥物;
明明知道他汀類藥物有助於改善缺血性腦損傷,但因為已經存在腦出血而不敢用;唯恐加重血液的濃縮和腦灌注的下降而調低脫水利尿的強度等等。遺憾的是,這些中庸措施的近遠期利弊目前仍停留在個人經驗上,尚未達成統一的共識,亟需大量的研究證據。
目前唯一值得臨床醫生特別關注的是,腦血壓患者早期的管理。傳統觀念認為,早期積極降壓治療是控制出血的關鍵。但在2010年《Stroke》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降壓幅度和磁共振DWI缺血性損傷密切相關,而且具有很強的時間關聯即實施降壓治療後的頭幾個小時最為明顯。
因此,我們很可能需要重新審視腦出血患者的早期降壓策略,尤其是對於存在缺血性腦損傷易感因素的患者。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唐大晅說,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心梗的基礎,所以防心梗要掌握一個重要的飲食原則,即要低
腦卒中的診斷與日常保健 腦卒中的診斷 腦脊液、眼底檢查及頭顱CT、核磁共振等有助腦卒中的准確診斷。早期頭顱CT檢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