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其他常見疾病 >> 腦卒中 >> 認識決定腦卒中恢復過程的主要因素

認識決定腦卒中恢復過程的主要因素

  腦卒中是人類第四大致死性疾病,並且是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自1990年起,在美國卒中患者終生平均治療花費估計高達十萬余美元,其中包括治療的各個階段(急性治療期、康復期、非臥床期和家庭護理期)。

認識決定腦卒中恢復過程的主要因素

  卒中患者常見的障礙為運動障礙(包括肢體痙攣狀態)、感覺障礙、語言/言語功能障礙(失語症和/或構音障礙)、吞咽障礙、認知障礙、視覺障礙和卒中後抑郁。其中運動障礙最為常見。

  雖然卒中的康復需求隨時間而極大地增加,但目前只有部分有效的神經康復措施可以使用,而一些有希望的治療還處於研究階段。為了探究目前卒中的治療與康復最新研究成果,來自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埃默裡大學神經與康復學系的SamirR.Belagaje博士等進行了相關綜述分析,並發表SeminNeurol2013年11月刊上。

  認識決定腦卒中恢復過程的主要因素

  在本節內容中,研究人員主要概括了決定卒中恢復過程的主要因素,包括損傷初始階段、社會人口因素、卒中後抑郁、康復療法和基因等。腦卒中恢復是一個復雜的生物過程,其中存在著許多影響恢復曲線的因素。隨著成像工具、神經生理學以及基因方面的發展,使我們對卒中後恢復過程的認識更進一步加深。

  1、損傷初始階段

  初始損傷狀況是決定卒中後恢復效果的最重要因素。運動功能初始損傷越嚴重,在慢性期患者所承受的功能障礙也越嚴重(即,更低的Fugl-Meyer上肢基線得分與上肢卒中後90天得分)。

  最近的研究也發現,大多數卒中患者(初始損傷嚴重的患者除外)可恢復其70%最大恢復潛能。皮質脊髓通路(CST)是通過脊髓連接皮質與四肢肌肉的主要通路。通過評估CST初始損傷程度可對慢性期運動功能障礙進行預測。

  床旁運動評估、電生理評估(通過經顱磁刺激[TMS]來誘導健側肢體肢體誘發電位)和先進的成像工具(使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技術觀察腦活動模式)等方法已發現對運動損傷具有預測價值。而並存疾病(如糖尿病、重度側腦室周圍白質病變和既往卒中史)可對治療效果產生不利作用。

  2、卒中後抑郁

  卒中後抑郁(PSD)的發病率可達30%。PSD與卒中恢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很復雜的。有研究表明,PSD可阻礙卒中後患者的康復和恢復過程,並且會對其生活質量帶來不利影響。而卒中早期的抗抑郁治療可促進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

  3、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的類型、劑量和持續時間在卒中恢復過程中充當著很重要的角色,但是這些參數的最佳量尚需進一步優化。例如,卒中3-9個月後,存在少量腕關節和手指運動的患者,使用強制運動療法(CIMT)會比傳統療法有更大的效益。但是,如果在急性期此療法的療效只等同於或並不優於傳統療法。

  4、社會人口因素

  社會人口因素對卒中後恢復也很重要。盡管有研究發現,年齡更大預後會明顯更差。但此結論尚存在爭議。總的來說,與其它因素相比,年齡對恢復的影響可能是最小的。與男性相比,女性獲得功能獨立的可能性會更小,並且更容易致殘,但是這方面的機制性差異尚未明了。

  卒中在不同種族間也存在差異性。與白人相比,黑人有明顯更高的卒中風險、更大的初始嚴重程度、更多的卒中病死率以及更差的恢復效果。社會經濟狀況(保險類別、教育程度、家庭總收入等)和接受治療的程度會對隨後的恢復效果產生影響。相對或完全缺乏健康保險患者的康復治療可能會受到延誤或限制,其治療效果也可能會因接受更少優化治療而變得更差。

認識決定腦卒中恢復過程的主要因素

  5、基因

  遺傳多樣性可解釋人與人之間恢復效果的多樣性。一些基因的多態性,如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多態性、載脂蛋白E(Apo-E)基因型、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COMT)多態性以及線粒體DNA基因變異,都可能影響卒中後的恢復效果。在這些基因中,BDNF是研究最廣泛的一種。其在突觸可塑性、學習和記憶方面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也影響著卒中的恢復。

  在動物實驗中,通過鼻內或靜脈途徑注入外源性BDNF可提高其恢復效果。在人體研究中,BDNF的第66位缬氨酸-甲硫氨酸多態性對運動依賴性的BDNF分泌有影響,並且會減慢運動技巧的獲得。存在BDNF多態性的患者恢復效果可能會更差。總的來說,關於基因對卒中恢復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熱門文章
原發性心肌病的診斷!

一、依靠臨床症狀和特征:  1、如擴張型心肌病以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為主要表現;  2、肥厚型心肌病以心絞痛和昏厥為主要表

偏頭痛要做五種檢查

   病證可據氣、血、寒、熱、虛、實等綱分為若干類型,如肝寒血凝,”肝火”上炎等。若病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