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夜間容易發生中風呢?
目前認為,這與機體的動脈血壓、血漿中兒茶酚胺及纖維蛋白原活性等生理性晝夜變化有關。
血壓波動人體由於受生物鐘的影響,血壓具有明顯的晝夜波動性。通常情況下,人到夜間入睡後,血壓會自然下降一定幅度,血流速度也隨之減慢,於是便成了夜間發生中風的生理病理基礎。
血液凝固性改變有人通過連續抽血化驗24小時血液黏度,發現人體在早晨2時至6時血液中兒茶酚胺、纖維蛋白原活性增強,紅細胞壓積以及黏度均相對增高,從而使血液凝固性增強。加之人經過夜間長時間的睡眠,不吃不喝,沒有補充水分,仍繼續有腎小球過濾,導致血漿丟失,血液變得更加濃稠,黏度更大,因此易發生中風。
睡眠姿勢還有學者指出,可能睡眠時姿勢的固定側臥,使頸部扭曲,壓迫頸動脈,造成供血減少或靜脈回流不暢,與發生中風有一定關系。
腦卒中究竟有哪些前兆呢?
許多人不了解中風的種種先兆,即使這些中風先兆出現了,他們全不以為然或者無所覺察,從預防中風發生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大量臨床經驗證明只有少數病人在中風之前沒有任何征兆,絕大多病人都有以腦部瞬間缺血的表現而發出的各種信號。
頭暈。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復出現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中風的先兆,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肢體麻木。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除頸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發脹等症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突然發病或單側肢體乏力,站立不穩,很快緩解後又發作要當心。
眼睛突然發黑。單眼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後便完全恢復正常,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症狀,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中風的又一信號是反復發作、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復視。
原因不明的跌跤。由於腦血管硬化,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症狀。
說話吐辭不清。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症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辭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哈欠不斷。如果無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現連續的打哈欠,這可能是由於腦動脈硬化、缺血,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是中風病人的先兆。
老年人得了腦中風該如何護理
如果老年人得了"中風",生活不能夠自理。作為老人的子女有責任和義務照顧好病重的老人。那麼,作為子女該從何做起呢?首先要勸說老人樹立信心,鍛煉四肢,以免肌肉和神經發生萎縮。經常按摩各個關節和肌肉,是防止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的好方法。等到肢體可以主動活動時,就應鼓勵老人經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腳蹬床檔或踩地面,或手裡轉動核桃(症狀輕者可用健身球)。再進一步,則可攙著老人練習站立和行走了。
有些子女怕“中風”的老人摔倒發生不幸,於是不讓老人進行活動,這樣並不妥。其實,愈是早期開始活動,肢體功能的恢復就愈快愈好,死亡率也就愈低。據統計,臥床不起的“中風”老人在5年內的死亡率為54.7%,而能活動的“中風”老人僅12.1%死亡。
為了防止畸形,癱瘓老人的肢體應當用繃帶、沙袋或枕頭固定在“功能位”。肘部應成90°,腕部要放在旋前位。老人易發生足下垂,千萬別拿被子直接壓在腳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來,腳下再墊個枕頭,使踝關節成90°。
預防褥瘡非常重要。老人癱瘓後,翻身不便,往往由於骨頭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壓而使皮膚發生壞死性潰瘍,因而要勤翻身。一般應每兩小時翻一次身,翻身後用酒精或滑石粉輕輕按摩骨頭凸出部位,以利於血液流通;用氣墊或泡沫塑料墊在骨凸部位,可減輕壓力。另外,還要經常為老人擦洗皮膚,在皺摺處、會陰區和臀部撲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潔、干燥。一旦出現褥瘡,可用大燈泡烤干患部,塗抹紫藥水,或撒中藥生肌散,並壓迫瘡面。
老人長期臥床,食欲不好,應吃些蛋羹、豆漿、牛奶、藕粉、米粥、水餃、雞湯、細面條等易嚼、易消化而富有營養的食物。喂飯要有耐心,咽下一口再喂一口,切不可過急,以免發生吸入性肺炎。
如果癱瘓老人不習慣於臥位排尿,出現排尿困難,可用手輕輕按摩下腹,或用熱水袋敷下腹,會收到一定效果。
臥床的老人由於腸蠕動減慢,常有便秘,而便秘又往往是“中風”復發的原因,故不可等閒視之。如3天不解大便,就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藥物治療。
對右側半身不遂,出現聽障礙的老人,要勸其慢慢講話,多聽收音機,多讓兒孫和他(她)交談,以重建語言功能。當然,這個過程較慢,需要極大的耐心。
“中風”老人在恢復期死亡的原因約60%是肺炎。所以,注意室內通風,適時增減衣服、做好保暖,防止發生感冒。
照顧"中風"的老人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細心呵護。如果“中風”的老人能得到細心照料,多數人可在一年內恢復,其中半數人可以達到生活自理。
(實習編輯:梁慧儀)
概 述 很多人都把“挨著枕頭就能睡著”當作是睡眠好、身體健康的表現,其實並非如此。我家鄰居王大爺平
患者:2007年8月20曰中午13時突發急性廣泛前璧心肌梗死,在本市治療療效不大,於21曰下午15時30分在安醫進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