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小冬被家人送到中山二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心血管專科時,病情已經非常嚴重。醫生在進行檢查時,發現小冬的氣促、雙腿腫得厲害,根本無法走路。更要命的是他的心髒異常增大,同時伴有心跳過速的情況。經診斷,原來小冬得了風濕性心髒病(簡稱:風心病),是由於感冒的細菌感染到扁桃體、咽喉等部位,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累及心髒瓣膜,導致該病的發生。他的家人感到十分驚訝,因為只是出現過幾次小小的“感冒”,根本沒想到會和心髒病聯系在一起。
專家介紹:覃麗君,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心血管專科主任,副教授,醫學博士。從事兒科臨床工作20余年,發表著作1部,論文30余篇。先後開展了兒童病毒性心肌炎左室舒張功能與心肌損傷關系的研究,小兒室性早搏與植物神經系統活動的研究,Amplatzer封堵器治療小兒動脈導管未閉及療效評價,兒童房間隔缺損封堵術前後血液動力學及左心功能的研究及兒童室間隔缺損封堵術隨訪研究等。 擅長疾病:兒童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包括川崎病的診斷和治療,先天性心髒介入封堵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風濕性心髒病及風濕性心髒損害的診斷和治療。 一場感冒也會引起風濕性心髒病 風濕性心髒病簡稱風心病,是指由於風濕熱活動,累及心髒瓣膜而造成的心髒瓣膜病變。表現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中有一個或幾個瓣膜狹窄和(或)關閉不全。臨床上狹窄或關閉不全常同時存在,但常以一種為主。 有資料顯示,在風心病患者中,近七成患者起病時不知自己患有風心病,他們常把發病時的發熱、乏力等症狀誤認為是一般的感冒發燒,等出現嚴重的心髒瓣膜病病變後才察覺。 據中山二院兒科心血管專科主任覃麗君介紹,我們常見的普通感冒90%以上是由於病毒引起的,而誘發風濕性心髒病的這種感冒是細菌感染導致的。她又解釋到:“這種細菌叫做甲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是鏈球菌屬中的一種,具有致病性強的特點,容易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下繁殖。” 青少年反復感冒需警惕風心病 風濕性心髒病主要“活躍”在冬春兩個比較寒冷潮濕的季節。而因為該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好發人群主要集中在40歲以下的壯年,6~15歲的兒童。 風心病早期症狀在多數病人並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但如果反復出現咽喉痛、發熱不退、精神比較差、出汗多、關節炎,或者兒童出現不自主無規律的舞蹈症時,就應該提高警惕。覃麗君主任又提醒,當發現皮膚上有環形紅斑,或者關節部位出現不痛不癢的小粒狀的、跟皮膚一樣顏色的皮下結節時,可能風濕熱已經在侵害心髒了,應立刻到醫院進行診治。 預防上呼吸道感冒遠離風心病 覃麗君主任表示,預防風心病就要從預防鏈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開始,尤其是寒冷潮濕的季節,要注意保暖防潮,盡量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場所。保證均衡的飲食營養,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一旦感染出現扁桃腺炎、咽炎等細菌感染情況一定要徹底治療,防止發生心髒瓣膜損害。冠心病是一種由心肌缺血、缺氧、壞死導致的心髒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發病原因,但是多數發病人群是有高脂血症,高血壓,高血糖
頭暈心慌,並伴隨每一二個小時就會產生饑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