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多種病殘的直接原因,但若能正確防治,可使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在重視生活方式改變的同時,需要長期接受藥物治療。然而,目前不少人對藥物治療的認識存在著誤區,影響了血壓的有效控制。
誤區一明知有病不願吃藥
有些病人雖然已被確診為高血壓病,但自覺沒有什麼特別難受的症狀,或對吃藥感到厭煩,或擔心吃藥“上瘾”,或擔心藥物會有副作用而拒絕服用降壓藥,使得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控制血壓的目的是保護心、腦、腎等靶器官,防止心腦血管意外、腎病等高血壓並發症的發生。血壓在150/90mmHg左右、血壓輕度偏高的患者可以先不吃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進行調控;但如果觀察3~6個月後,血壓仍控制不好,就必須用藥物控制。而血壓高於150/90mmHg的患者,必須用藥物控制血壓。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副作用是可逆的、輕微的,只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用藥,應該是安全的。因此高血壓患者不要害怕藥物治療。
誤區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許多高血壓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時才服降壓藥;還有的患者測量血壓不高就不吃藥,等到血壓升高後再服藥。其實,這些做法都是很不科學的。降壓藥吃吃停停,會引起血壓忽高忽低,上下波動。有研究證實,血壓經常波動對人體危害很大,甚至比輕、中度高血壓本身的危害還要大。需要指出的是,高血壓病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尚沒有任何辦法和任何一種藥物能從根本上治愈高血壓,因此需要終身用藥物控制。在目標血壓達到後,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按有效的維持量長期服用,切忌自覺症狀良好後便突然停藥。
誤區三跟著別人經驗用藥
在門診可以經常看到一家多個高血壓患者吃同樣藥的情況,結果有的血壓控制較好,而有的控制不好。還有些高血壓病人不到醫院去看醫生,而是跟著別人的經驗自己到藥店買降壓藥。實際上,一方面高血壓病因復雜,臨床分型很多,每個人因年齡不同、自身高危因素不同、合並性疾病不同,對藥物的反應性、適應性和耐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目前的降壓藥品種很多,各種藥的性能也各不相同。因此,高血壓病人不能用同一個固定的模式服藥,而應堅持“個體化”的用藥原則。所以高血壓病人首先應到醫院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查,包括血液、尿液、心電圖以及一些生化和其他血壓血管方面的檢查,讓醫生正確評估高血壓患者的整體現狀,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誤區四吃藥盲目追新求貴
門診常見有的病人點名要藥,讓醫生開廣告上推薦的新藥,或者要“最好、最貴”的藥。事實上,降壓藥和其他所有的藥一樣,貴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有些廣告吹噓某種藥可以包治百病,甚至可以根治高血壓,那純粹是一種誤導,千萬不可輕信。
誤區五自作主張不斷換藥
有不少病人不按照醫生的指導用藥,而是自作主張,換來換去,結果導致血壓大幅波動,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有的是降壓心切,想立竿見影,吃藥3天效果不明顯就換藥;有的是吃藥後有不良反應,害怕副作用;也有的是受周圍高血壓病人的影響,如前面說的,別人吃什麼藥自己也盲目跟著吃。其實,任何藥治病都有一個過程,有的降壓藥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作用比較溫和,從服藥到理想平穩控制血壓一般要1~2周的時間,在此期間不要來回換藥。有時候血壓控制不理想不一定是藥不對,也可能是劑量不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對藥物的劑量進行調整,千萬不可自作主張不斷換藥。
誤區六恨病吃藥超量服用
由於老年人的心腦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腔也相應變細,血流減少,一般主張選用小劑量、較緩和的降壓藥,並在l周內每日觀察藥後血壓變化的情況,最終選擇一個最佳有效的維持量。老年人降壓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有不少高血壓患者對較高的血壓已經適應,突然降得過低反而會引起不適,出現一些不良症狀,導致重要髒器缺血和體位性低血壓,甚至發生腦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老年人用藥一般主張用長效藥,單一用藥。如果單一用藥血壓控制不好,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配伍,聯合采用不同作用機制的低劑量降壓藥物,使之優勢互補,增加降壓效果。但切忌自作主張過量用藥或盲目地把幾種降壓藥一起使用,這樣可能會導致血壓降得過低、過快而誘發心腦血管意外;而且,不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反而可能降低治療效果或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
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心律失常病人要格外注意養心。如
心理因素會誘發心梗 目前,心髒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在這部分人群中,不少人從沒有心髒病的發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