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目前已成為我國城鄉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2005年衛生部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每天約8000人,約合每10秒鐘1個。每年新發心肌梗死和偏癱患者分別為50萬和200萬。
我國心血管病以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腦血栓)為主,其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其中腦血栓多於冠心病。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尤其是以往重視不夠的高膽固醇。 高血脂重點人群 40歲以上男性、絕經女性、肥胖、有黃色瘤,有血脂異常及心腦血管病家族史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每年檢測一次血脂。 這些人是已經患有血脂異常的人群和血脂異常的易患人群,因此需要定期檢測血脂,以便及時發現存在的血脂異常,及早干預。 高血脂症還有哪些高危人群呢? 合理飲食和規律運動不僅是預防血脂異常的根本手段,而且是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 單純飲食控制和運動可使膽固醇降低7%-9%。 即使正在服用降膽固醇藥物,也應堅持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 血脂異常防治飲食指南: 控制總熱量:主食每天4兩(女)、6兩(男),以全麥面包、燕麥、糙米、土豆、南瓜為佳,少吃點心,不吃油炸食品。 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少吃肥肉,每天每人烹調用油<25克。 現在有些人平時並不吃過多的脂肪,膽固醇或者甘油三脂一樣高,這就牽扯到血脂的來源問題。 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每周吃2次魚,用橄榄油或茶籽油代替其他烹調用油。 控制膽固醇的攝入:不吃動物內髒,蛋黃每周不超過2個,建議用脫脂奶代替全脂奶。 每天蔬菜1斤、水果1-2個,適量豆制品。 飲食習慣與血脂高有密切的關系,而夜間進食就是其中的不良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