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腦血管病死亡高於歐美四五倍
“以往談預防,大家想到的都是傳染病,實際上現在來看預防慢病更為重要。因為很多傳染病可以治療,但慢病一旦患有,現有醫療技術措施是不能給患者徹底治愈的,而只能是緩解。所以,慢病的預防控制更為重要。”中華醫學會會長王隴德院士在“2011中國腦卒中大會暨全國心腦血管病防治管理論壇”上的講話,引來一致贊同。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簡稱慢病)如心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與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吸煙、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體力活動、精神因素等都有可能導致這些疾病的發生。慢病具有病程長、病因復雜、遷延性、無自愈、極少治愈、健康損害和社會危害嚴重等特點,是全球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慢病是全球致死和致殘的首位原因。衛生部部長陳竺說,國人最大的健康挑戰來自慢病。 據全國第三次死因抽樣調查,慢病死亡已占總死亡原因的85%,其中以因腦血管病死亡者居首位。我國腦血管病的死亡率高於歐美國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於泰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 腦卒中復發三四次會致死 腦卒中是中風的學名,為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屬於腦血管意外,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臨床表現以猝然昏撲、不省人事、突然發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礙為主要特征。很多患者雖然保住了生命,但偏癱在床上失去了生活質量、人格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