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頸椎病引起的冠心病症狀被稱為頸椎性類冠心病,其發病率約占頸椎病的13%,主要表現為頭頸肩背疼痛、心慌心悸、胸疼胸悶等,對此常規擴冠以及抗心律失常、營養心肌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專家多認為是由於頸部外傷或勞損使頸椎發生退行性病變,椎體失穩,造成頸脊神經和支配心髒的交感神經受累所致。齊越峰在導師中國中醫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孫樹椿教授指導下開展研究,認為頸椎性類冠心病應屬於中醫痺症范疇,鑒於筋傷後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氣血經絡閉阻、髒腑氣機失調是出現類似冠心病症狀的病理基礎。而通過手法整復,可使筋歸槽、骨合縫,即能糾正頸椎失穩狀態,松解小關節炎症粘連,緩解頸部軟組織痙攣,從而減輕對局部頸脊神經和交感神經的刺激,使症狀得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