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的症狀在任何性別、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但嬰幼兒和育齡女性的比例最高,特別是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較為常見。缺鐵性症狀的發病率較為緩慢,大多不能確定發病的時間或日期,一般是因機體其他疾病就診檢測時才被發現。其主要表現症狀隨病情的輕重而決定,其症狀與其他慢性貧血略有相似,如乏力、疲勞、心悸、氣促、眼花、耳鳴等,病情的輕重與缺鐵的程度為正比。
倘若血紅蛋白降至80-100g/L,患者自我感覺輕微,一般不易被及時發現;當血紅蛋白降至40-60g/L時,患者活動後會出現心悸、氣促、眼花、耳鳴等症狀;當血紅蛋白降到30g/L以下時,患者的正常行為已經受到限制,並出現懶言、怕動以及貧血性心髒病。
常見的缺鐵性貧血症狀有消化系統紊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腹瀉、患者感覺倦怠乏力、頭暈耳鳴,重則眼花氣短、心悸,甚至胸痛、水腫、暈厥;面色萎黃或蒼白,唇甲色淡,皮膚干燥無華。年長兒可有頭暈、眼花、耳鳴、食欲減退、異食癖、煩躁不安、智力減退,常合並感染,可有心率快、心髒擴大,肝、脾、淋巴結腫大等。
缺鐵性貧血歸於"血虛"、"血虧"、"虛黃"等症,與造血、生血、供應、運輸人體所需養分和氧氣有關,即心、肝、脾、腎、腦等器官的營養供給都有關系。傳統醫學認為"心生血,肝藏血、脾統血、腎主骨、骨生髓,腦為髓之海"。症狀分為:心血虛,患者出現心悸、健忘、心神不定、面色不華;肝血虛,患者虛陽上擾清竅、驚恐頭暈;肝開竅於目,目失濡養,目澀肢麻,月經澀少或閉經;脾氣虛患者面色蒼白、倦怠無力、頭暈心悸、少氣懶言;患腸寄生蟲者有萎黃、氣血衰少、不容肌膚,使得膚色淡黃無華,嚴重者還會出現水腫等症狀,即黃腫病。
(實習編輯:黃翠君)
概 述 最近有一段時間了,每天早上起床之後都有一陣兒一陣兒的心疼的嚴重的時候,溜達一會兒病情就有好
心腦血管疾病的康復治療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心腦血管疾病在看房治療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康復保健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