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樣的爭議或這一問題,只有通過很好設計的隨機臨床試驗研究來回答。”世界高血壓聯盟主席劉力生教授在第十四屆高血壓及其相關疾病大會“腦卒中後患者最佳血壓控制方案的隨機臨床試驗研究”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
進入21世紀之初,隨著臨床觀察的擴大及幾個大型臨床試驗的後續分析,越來越多的學者對“血壓越低越好”提出質疑。同時學者們也指出,臨床觀察和臨床試驗後續分析得出與“血壓越低越好”相反的結果還不足以證實“當血壓水平低於某個節點時,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發生將會顯著增加,即血壓水平與心血管病事件存在J-型曲線的關系”。 盡管在幾個大型臨床試驗的後續分析中得出了血壓水平與心血管病事件存在J-型曲線的關系,但臨床試驗的後續分析結果已不再是隨機臨床試驗結果,因為研究人員在進行後續分析分組時已破壞了參加對象在隨機臨床試驗中的隨機參與(入選)狀態。如果J-型曲線確實存在,對不同患者,及對於以不同疾病終點為預防目標時的最佳血壓目標水平是什麼等問題都是需要確鑿的證據來證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