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涼風習習,特別是在霜降之後,天氣由涼轉寒,人體受到寒冷空氣刺激後,會加劇病情。因為冷刺激常導致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全身毛細血管痙攣性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同時在秋涼之際,不少中老年人便開始想方設法“預防”心腦血管病了,吃藥、輸液,各種“昏招”迭出。實際上,這些都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注意別“秋凍” 此時,血小板也易於凝集而形成血栓。血液黏稠度加大,血凝時間縮短,進一步促使血壓的增高和血栓的形成。再加上中老年人生理功能減退,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應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極易導致中風的發生。 專家提醒 老年人要注意兩個危險時段: 1.半夜起床:寒冷天半夜起床上衛生間,從溫暖房間外出突然受寒也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病。 2.冒寒晨練:秋天天氣涼,不宜太早出門晨練。尤其老年人冒寒晨練,容易引起血壓升高,血管痙攣,引發腦出血、腦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 防心腦血管病別用“昏招” 輸液 有些老人認為,定期輸液可以“沖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心梗、腦梗的發生。還有人會輸一些活血化瘀或者擴張血管的藥物。以血管擴張類藥物為例,事實上,只有動脈硬化患者並且是明確因血管狹窄或痙攣導致相應組織、器官缺血的人群,才需要使用擴血管藥物。而只有動脈硬化診斷但沒有明確或明顯血管狹窄的患者進行擴血管治療並沒有多大用處。 專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