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中風該做哪些檢查
1.腦CT掃描:腦CT對出血性中風診斷率為100%,對缺血性中風的診斷率在85%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中風在發病24小時以後才能顯示清楚。 2.血液流變學檢查:大部分腦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血球壓積、纖維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中風病人定期檢查血液流變學指標是必要的。 3.白細胞總數及分類:白細胞總數與中風的預後有密切關系。白細胞計數還有助於中風的診斷。一般來講,出血性中風急性期白細胞常增高,而缺血性中風的白細胞及分類大多在正常范圍內。 4.腦超聲波:腦超聲波(A超)的最大價值是觀察中線有無移位。如在發病第一天就有中線移位,常提示有顱內血腫,說明是出血性中風;兩天後出現的中線波移位則提示是由於腦梗塞伴發腦水腫造成,這種移位如長期不恢復,說明有腦軟化灶成腦水腫存在,多預後不良。 5.一些其他類型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