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秋天柚子正當季,可較長時間儲存,還對身體健康有以下五大好處:
首先,柚子營養價值高。柚子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每100克柚子含有0.7克蛋白質、0.6克脂肪、57kcarl熱量。
其次,柚子有健胃、潤肺、補血、清腸、利便等功效。中醫認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幫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氣散結。
第三,柚子可促進傷口愈合,對敗血病等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第四,可預防腦血栓、中風等腦血管疾病。柚子含有生理活性物質皮甙,可降低血液黏滯度,減少血栓形成,因而對腦血栓、中風等腦血管疾病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第五,鮮柚肉含有類似胰島素的成分,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專家還特別推薦了以下幾個用柚子做食材的食方:
1.紅燒柚皮
材料:處理好的柚皮250克,油、蒜片(或青蒜)精鹽、雞精、醬油各適量。
做法:1)將柚皮水擠干,切成黃瓜條狀備用。2)起油鍋,用油比平時炒青菜稍多一點。3)用大火先將蒜片或青蒜煸香,然後放入柚皮條翻炒一會,加入配好的調味汁(精鹽、雞精、醬油)、清水(水至能使柚皮條全部吸飽水分還略有盈余),蓋上鍋蓋,用中火煮5分鐘以入味。4)揭開鍋蓋收汁,最後澆上少許熟油起鍋裝盤。
特點:清香開胃,風味獨特。
小貼士:1)若喜歡吃辣的,可以放少許貴州“老干媽”豆豉辣醬,味更鮮美。2)常吃柚皮還可降氣止咳,清火通便,降脂降糖,特別適合於中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
2.冬蜜炖柚子肉
做法:1)用小刀劃開柚子的表皮,將表皮剝去,取出柚子瓣,再將柚子瓣的白色薄衣剝掉,小心去掉所有白色的老筋,取柚子肉備用。老姜切片備用。2)將柚子肉分裝入炖盅內,分別注入3/4盅開水,加入一片老姜,蓋好炖盅的蓋子放入蒸鍋中,隔水炖45分鐘,吃前調入冬蜜即可。
3.柚子肉炖瘦肉
材料:柚子肉半個、豬瘦肉400克、蜜棗4個、陳皮1/3個、生姜3片、冰糖1大塊。
烹制:柚子肉去衣、去核;豬瘦肉洗淨,切大塊;蜜棗去核;陳皮浸軟。除冰糖外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下冰糖稍滾片刻,下鹽便可。可為3~4人用。
能夠預防腦血栓的食物除了柚子外,還有以下這些食物:
番茄:番茄籽周圍的黃色膠狀物質(番茄因子黃酮素)可以防止血液中血小板的凝結,從而起到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觀察發現:4個番茄中的膠狀物質,就可將體內血小板的活性降低72%,而且不會造成胃出血。故,番茄是抗血小板天然食物中的佳品。
生姜:生姜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小板凝集,具有超過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從而起到預防心腦血栓的形成,故有“血液清道夫”之稱。
大蒜:古埃及人十分推崇食用大蒜,法國農民在飼料中加入大蒜預防動物血栓病的發生。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從大蒜中分離出一種稱為蒜辣素的成分,具有阿司匹林同樣的作用。
洋蔥:洋蔥中含有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量、預防血栓形成。洋蔥中還含有一種成分叫槲皮酮,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促進纖溶系統功能,從而預防血栓形成。
魚類:在預防血栓的食物中,一定不要忘記魚類。魚除了可以調節血脂外,還可以使血中纖維蛋白原下降,並能使凝血時間延長,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每周至少食用1次300克魚肉。
茶:科學家認為茶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促進纖溶系統活性,從而防止血栓形成。我國浙江醫科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綠茶具有抗血栓作用。飲茶也增加了飲水量,對稀釋血液有一定幫助。
黑木耳:黑木耳中含有氨基酸、甾醇類、烏苷酸、谷氨酸、礦物質及維生素,還含有腎上腺素等多種抗血栓物質,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力,從而預防血栓形成。
辣椒:科學家認為,盡管辣椒促進纖溶系統抗血栓的功能是短暫的,但經常食用辣椒,對促進微血栓的清除有幫助。
紅葡萄酒:法國派索心血管專科醫院馬丁教授對紅葡萄酒與白酒進行研究發現:飲用紅葡萄酒可使血小板凝集力下降,從而防止血栓形成。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學者研究認為,葡萄皮中富含“R”成分,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因此無論吃葡萄或飲用紫葡萄汁都有預防功效。但過量飲酒會使血細胞受損,增強紅細胞黏合力致使血栓形成。
橄榄油:英國科學家發現,橄榄油可使血小板黏附性下降,同時血小板釋放血栓素A也下降,從而抑制血小板凝集引發血栓形成。
其他蔬菜與瓜果:韭菜、紫蘇、香瓜、木瓜、草莓、檸檬、葡萄、甜瓜、柚子、及菌類等中也含大量抗凝物質,使血小板凝集率下降,從而起到一定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一些含鍺食物如:海帶等,具有降低血黏度的作用。常食銀耳、桃仁、山楂、芹菜可改善高血凝狀態。菠菜可抗血管內壁受損。葵花籽富含亞油酸,同樣具有一定抗血栓作用。
另外,蔬菜、水果、豆類食品、海藻類、茶、牛奶等都屬於鹼性食品。上述素食不但能夠給人體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其中有些營養素在動物性食物中含量極少),而且能中和蛋白質、脂肪消化分解的酸性物質,達到調整人體酸鹼平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