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季節,高血壓病人更要注意對血壓的影響,調整好自己的生活起居,調節好自己的精神情緒,在衣、食、住、行方面做得更科學、更合理,平穩地度過炎炎夏日。
●堅持合理飲食原則 夏季,人的消化道功能減退,食欲下降,水分丟失較多,高血壓病人尤其需要注意。一方面飲食宜清淡,同時要富有營養。夏天出汗多,血液易濃縮,在人們睡眠或安靜等血流緩慢的條件下,容易發生血栓。所以,高血壓病人在夏季要經常補充水分,即使感覺不太熱時也要常喝水,以防止血液黏度升高,預防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此外,高血壓病人如無糖尿病可多吃些西瓜、蘋果、黃瓜、西紅柿、番薯等可以降低血壓。高鹽是使血壓升高的一個重要因素,高血壓病人每日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同時要增加攝入含鉀、鈣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及豆類制品,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及過多的谷類主食,增加攝入禽類及魚類等含蛋白質豐富且含脂肪較低的動物性食物。 ●保證正常睡眠時間 人們只有在睡眠中才會出現血壓下降,所以,應保持血壓的晝夜規律。高血壓病人夏天夜間睡眠質量下降時,會出現夜間血壓升高,加重對心腦血管的損害。因此,病人一定保證正常睡眠。 ●避免忽涼忽熱的“刺激” 高血壓病人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生活環境,居室內的室溫最好能保持在攝氏22度至26度之間,並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有不少高血壓患者平時一直把血壓控制得很好,可是一到夏天,血壓就不穩定,這與使用空調不當有關。尤其是剛從炎熱的外部環境回家的時候,空調溫度過低,一熱一冷,血管會從本來的舒張狀態一下子變成收縮狀態,這就為血壓升高埋下了伏筆。 此外,由於室內外空氣交換不夠充分,長時間“悶”在空調房間裡還會引發“空調綜合征”,出現頭暈、口干、心跳過快等症狀。因此,定時通風換氣顯得十分重要。該出汗時就應出汗,否則毛孔閉塞,冷熱調節不勻,容易生病。高血壓病人也是這樣,出汗是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能促進周圍小血管的擴張,有利於血壓的下降。最好的方式是晚上的下半夜將空調關閉,打開窗戶,早上10點以前盡量不要開空調,這樣每天可以使居室內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能接觸到自然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