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警惕頭暈乏力
人的一生得感冒次數可以說是多不勝數,但由感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幾率不到1%。而十歲左右的小朋友則是該病高發人群,無論什麼年齡段的人得感冒,都有發展成心肌炎的可能性,但是因為10歲左右的小朋友都在上學,功課繁重,抵抗力較弱,又喜歡到處跑,容易感染感冒病毒。 如果感冒後又不注意休息,病毒就很有可能侵犯心髒,一般會有以下症狀: 輕度症狀:感冒後1-3周開始出現乏力、頭暈、胸悶之感,患者總覺得自己很累。 重度症狀:胸痛、氣促、心律失常、心衰、早搏。 臨床中,患者多在感冒後的1-3周出現心肌炎症狀,也有少數患者一感冒就出現心肌損害。有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症狀特別輕,不會出現任何不適,注意休息,疾病便自愈了。另外,有的患者在多年後的體檢,甚至屍檢才發現曾得過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可治愈性疾病,患者可以恢復正常,不會復發,不留任何後遺症。關鍵在於認清上述症狀,及早采取處理措施。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休息和對症治療 病毒性心肌炎除了發病前幾天有感冒的症狀外,還有持續心慌、氣短、血壓低、易出汗、疲乏無力、胸悶以及心前區壓迫感。重者可有呼吸困難以及心髒衰竭表現。檢查時可發現患者第一心音減弱和出現第四心音。心電圖上可有心跳過緩或過速,T波低平、變尖或倒置。也可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等。 目前,對於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沒有特殊辦法,主要是強調早休息和對症治療,急性期可采用抗毒藥物治療,如金剛烷胺、阿糖胞苷和干擾素等。作為患兒的家長,應注意下列各項: 1、休息。急性期應臥床休息,以減輕心髒作功的負擔,並減少心肌的氧耗量;輕症者和一般病例應休息3?4周,對於有心功能不全的重症病兒,臥床至少3個月或待心功能恢復正常或擴大的心髒回復後,可逐步開始從室內而至室外活動,活動量逐漸增加。若活動後反應良好,學齡小兒可繼續上學,無需成年累月臥床不起。 2、飲食。宜選擇清淡、易於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果汁、蔬菜、蛋、鮮奶、魚及肉類、面食軟飯等),每餐根據小兒胃口,少量多餐,逐漸恢復正常的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