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吲哚洛爾在排除劑量與服藥次數的情況下,對深夜至早晨血壓的控制較差。β-受體阻斷劑抗高血壓藥拉貝洛爾,對高血壓峰發作在8:00-12:00的患者降壓效果比較好,但對睡眠期間血壓控制較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抗高血壓藥依那普利,在7:00用藥其降壓效果可持續12小時,峰效在早晨。而鈣拮抗劑類抗高血壓藥,可有效地控制高血壓患者的24小時血壓,而不影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晝夜節律。
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等抗栓藥物在治療血管栓塞時,均發現有時間效應性節律變化,即在早晨給藥其活性較低。如給血管栓塞患者同一劑量的肝素持續靜脈滴注時,在上午8:00的平均部分活化促凝血酶原激酶時間較20:00時縮短50%。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適當調整治療方案,以提高肝素的抗凝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