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一般是驟發的腦部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這是常患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人再熟悉不過的概念。中風的原因,歸結於動脈損害或是血液病變,這就提示中風不僅可以發生在腦部,也可以發生在身體其他部位,如眼部、腸道等。心血管病人要防止中風,關鍵是要保護好血管。
腸中風如何發生?
腸中風又稱缺血性腸炎,一般生在結腸,多為急性,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是主要的發病對象,尤以男性較多發。
一到夏季,人血液的黏稠度就升高,而患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還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腹腔內大血管的血管壁彈性降低,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脫落,隨血液流到腸道時發生堵塞,就會導致小腸、結腸的血液和氧氣供應不足,如不及時搶救,可能發生急性腸壞死、缺血性休克等。
飯後持續飽脹是腸中風先兆
急性腹痛和便血是腸中風的主要表現,又以腹痛較為明顯。這裡的腹痛,多是指劇烈的腹部絞痛,痛感可局限於某一部位,也可散在。而便血一般在發作後24小時之內出現,多呈鮮紅或暗紅色。這種腹痛和便血有時可自行緩解,但也可能反復發作,另外還伴隨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腸中風聽上去很嚴重,但發作前是有一些征兆可以提醒人們注意的,如飯後常有持續一兩個小時的飽脹感,上腹不適或隱隱作痛等,這些不適感在食用過多高脂食物或飽食後較為明顯。
心血管病人需控制動脈硬化
腸中風重在預防,發病後也需及早治療。對於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血管,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平日最好少吃動物性脂肪,每日起床後、午睡前和晚睡前喝一杯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在炎熱的天氣最好減少外出。同時,還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定期做好血液監測。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概 述 外公去世快一年了,他的突然離世讓我們倍加懷念。就是因為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才讓他很快就離開
自己嚇自己也會嚇死人的。美國科學家在22日出版的《英國醫學雜志》上報告說,認為數字“4”不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