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心血管疾病治療 >> 康復治療 >> 心腦血管病康復治療很關鍵

心腦血管病康復治療很關鍵

  導致腦血管病人不能及時進行康復治療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不了解康復醫學,不知道康復訓練也需要專業指導,誤認為自己動一動就可以康復了。另一方面,康復醫學在國內廣泛開展時間較晚,全面的康復治療上世紀90年代初才在國內醫院應用,部分非康復專業的醫生對康復治療的具體內涵和治療手段缺乏了解,相當一部分患者出院後未能及時接受系統的康復訓練。

  專家指出,及早進行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對降低腦血管病致殘率、減少並發症、提高病人生存質量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腦卒中病人在發病後5天、腦出血病人在發病後2周至3周就應該啟動康復治療。國外最新觀點認為,腦血管病康復應從急性期開始,甚至在發病後第二天就可以配合康復訓練。王蓓蓓副主任醫師特別建議說,腦血管病人家屬千萬不要把病人能自己動手做的事全部包辦,更不能讓病人長期躺著不動,應積極配合醫生開展康復治療。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

  目的:防止並發症,減少後遺症,促進患者功能康復,充分發揮殘余功能,以爭取生活自理,重返社會。

  急性期的康復治療

  預防並發症:褥瘡、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深靜脈炎

  預防關節攣縮、變形

  急性期

  1.康復目標

  腦卒中急性期持續時間一般為2~4周,待病情穩定48~72小時後康復治療即可與臨床診治同時進行。

  康復目的是預防壓瘡、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深部靜脈炎及關節攣縮和變形,同時為恢復期功能訓練作准備。

  康復措施

  肌肉按摩

  按摩對患側肢體是一種運動感覺刺激,並可促進血液和淋巴回流。對防治廢用性或營養性肌萎縮,深靜脈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按摩動作應輕柔、緩慢而有規律。

  被動活動關節

  對昏迷或完全偏癱的病人,應作患肢關節的被動活動,以利於防治關節攣縮和變形。活動順序應從近端關節至遠端關節,活動幅度應由小逐漸至全范圍,每日二次,直至主動運動恢復。避免粗暴而造成軟組織損傷,要多做一些抗痙攣的模式的活動,如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後,腕背伸,指伸展,伸髋,屈膝,踝背伸等。

  床上活動

  早期床上活動是腦卒中康復的重要內容之一。要使患者盡快從被動活動開始,通過自助的活動過渡到主動的康復訓練程序上來。急性期主動型訓練都是在床上進行的目的是使患者獨立完成各種床上的早期訓練後達到獨立地完成從仰臥位到床邊坐位的轉換

  ①上肢自助被動運動:

  ②橋式運動:仰臥位,兩腿屈曲,雙腿平踏床面,伸髋並將臀部抬離床面。

  恢復期(1~3月、3~6月、6月~2年)

  康復目標:(遠期目標)

  包括改善步態,恢復步行能力;

  增強肢體協調性和精細運動;

  提高和恢復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適時應用輔助器具,以補償患肢的功能;重視心理、社會及家庭環境改造,使患者重返社會。

  床上正確體位的擺放

  偏癱早期的康復治療中,正確體位能預防和減輕偏癱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痙攣模式的出現和發展,如上肢屈曲並肩胛帶後縮,下肢伸展伴髋關節外旋。因此,在床上肢體宜置於抗痙攣體位

  ①患側臥時,使患肩前伸,將患肩拉出,避免受壓和後縮,肘關節伸直,前臂外旋,指關節伸展,患側髋關節伸展,膝關節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於體前支撐枕上。該體位可以增加患側感覺輸入,牽拉整個偏癱側肢體,有助防治痙攣

  ②健側臥位是患者最舒適的體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關節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頭頂方上舉約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體前面的另一支撐枕上,髋關節自然屈曲,足不要內翻;

  ③仰臥位

  因受頸緊張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響,異常反射活動較強,也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側或外踝部發生壓瘡,因此,腦卒中病人應以側臥位為主。必須采取仰臥位時,患臂應放在體旁的枕上,肩關節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側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撐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關節微屈,足底避免接觸任何支撐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通過陽性支撐反射加重足下垂

  應避免半臥位,因該體位的軀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勢直接強化了痙攣模式。

  

熱門文章
讓這些食物幫你“減壓”

現代人由於生活步調緊湊,加上工作忙碌,以致於容易產生壓力。在壓力下,身體會自動作出一些生理上的調整,例如腎上腺會分泌所謂

高血壓要注意些什麼

概 述 高血壓這種疾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一旦患者患上了這種疾病的話,就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