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疾病,常見於高血壓患者。臨床發現,房顫會誘發心力衰竭、中風等致殘率較高的疾病,因此,日常積極做好防治措施十分必要。生活中,多數人對房顫缺乏了解,最終導致延誤治療的例子不在少數。
中年誘發房顫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房顫,簡單來說就是心跳頻率過快,而且不規則,有時候每分鐘可以達到100-160次。它與很多疾病有關,例如高血壓、冠心病、瓣膜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髒病等。
現在門診的患者中不少中年人,這類人群平時壓力大,應酬多,幾乎每天煙酒不離身,長期以往,身體越來越容易疲勞,開始感覺胸悶、氣短,最終心跳加速才知道出了事。
事實上,最容易出現房顫的人群是過了50歲的老年人。
而年輕患者之所以也會發生房顫,與平時的生活、飲食習慣脫不了關系。假如平時經常感覺心跳異常,小便次數增多,容易感覺疲勞、胸悶或者頭暈,那麼就要小心是否由房顫引起。
針對確診的患者,要治療房顫首先必須遠離危險因素的影響,例如高血壓、心肌缺血、心力衰竭、酗酒等,再針對根源進行治療。
常見的房顫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類。
1、藥物治療還分為抗心律失常治療和抗凝治療。其中,抗凝治療是起到預防中風的作用,而長期服用抗心律失常則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2、射頻消融則可以完全消除房顫,將心跳控制在正常水平,不僅操作簡便,痛苦小,而且術後恢復快,治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