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分不清貧血與低血壓的區別,認為皮膚發黃就是貧血;認為血壓低了就是貧血導致的;還有的人,以為貧血就是缺血或少血,需要補充。以上這些片面的認識都是不正確的,因此只有了解了什麼是貧血,什麼是低血壓,才能對症治療。
所謂貧血,是指一定容積血液裡的血紅蛋白含量與紅細胞的數目低於正常。而按患者體重所應有的血液容量來看,貧血病人一點也不比正常人的少,只是血液中的紅細胞及其血紅蛋白的含量少了,說白了就是血液比正常人“稀”了。
而低血壓與貧血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維持正常血壓的基本條件是依靠某些血管一定的緊張度,以及血液容量與心髒收縮力所共同形成的心髒排血能力。一般的貧血並不影響上述這些條件,因而不會造成低血壓。
貧血時皮膚的顏色可以發黃,那是由於單位體積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數量減少,濃度減低,使血液的紅色深度變淺了。身體表面的皮膚、粘膜裡都富含微血管,變淺的血液顏色反映到皮膚、粘膜表面上來,可以使之顯得比較蒼白。但是只靠皮膚的顏色來判斷有無貧血不可靠,因為它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而以觀察那些小血管更豐富,上方覆蓋的組織更薄、更透明的指甲床與眼睑結膜的顏色更為准確。
用手指輕輕向下搓壓下眼睑俗稱下眼皮,即可看到其內面結膜的顏色,檢查甲床的顏色也很直觀。與正常人比較,這些部位顏色蒼白就提示貧血,其蒼白的程度也基本與貧血的嚴重程度相一致。
如果不注意這些,只看皮膚發黃不行,因為肝炎等各種黃疸病,或沒有貧血與黃疸而自幼就顯示體質性蒼白者,以及在無意中皮膚被染黃而不自知的人(如用手接觸大量胡蘿卜絲或大量進食胡蘿卜,用手淘洗被某些色素染過的小米,長期服用會使皮膚發黃的藥物等情況,均可以招致全身或局部的皮膚發黃),都可能讓人誤認為患了貧血病。
以上現象不容忽視,另外足底按摩對低血壓的治療也很有幫助。每天堅持輕柔足部5-10次,每次5分鐘,要讓自身產生疼痛感方才有效。總之,不能靠自己的想像來嚇唬自己,拖延治療時間或者胡亂醫治,導致病情加重,給自己增加額外負擔。
窦性心動過緩屬中醫學心悸、怔忡等范疇,其病變在心,但又不止於心。《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
概 述 在臨床上一般認為心肌梗塞這種疾病的話,是指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由於心肌負荷增加,導致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