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受多種因素影響而有一定生理范圍,若收縮壓≤¹²KPâ(90mmHg),舒張壓≤8KPâ(60mmHg)即為低血壓。但老年人由於動脈硬化、血管彈性減低,只有維持較高的收縮壓才能保證腦及內髒器官的正常血液供應,故其收縮壓≤¹³.³³KPâ(¹00mmHg)時即為低血壓。低血壓臨床上可分為無症狀、有症狀和體位性(直立性)低血壓。
中醫診治低血壓,臨床表現以頭暈為要,但當依兼證之不同分清病變髒腑所在。兼見腰膝酸軟、腰痛、小便余瀝者,其病多屬腎;兼見納差乏力、脘腹墜脹、面色萎黃,其病多在脾;兼見心悸氣短、健忘多夢者,其病多在心。氣虛者多見氣短乏力、脘腹墜脹、面色萎黃等症;血虛者多見心悸、健忘多夢、神疲、面色蒼白等症。氣血兩虛者可兼見上述證候。
中醫藥治療低血壓顯示出巨大優勢,無論辨證論治,還是專方治療,對於升壓、穩壓都有明顯的作用。
氣血虧虛
治法:補益氣血,健運脾胃。
方藥:十全大補湯加減。黃芪³0克,黨參、茯苓、熟地各¹5克,白術、川芎、白芍各9克,炙甘草、當歸各¹0克,肉桂6克。
加減:若偏於脾虛氣陷,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若脾陽虛衰,可用理中湯加首烏、當歸、川芎、肉桂等溫運中陽;若發生暈厥,可急用針灸促其蘇醒,內服六味回陽飲,重用人參以益氣固脫。
氣陰兩虛
治法:益氣滋陰,寧心安神。
方藥:生脈飲合炙甘草湯加減。黨參、阿膠(烊化)、白芍、制首烏、生地、麥冬、當歸、枳殼各¹5克,炙甘草¹0克,夜交籐、茯苓各¹²克,黃芪²0克,五味子6克。
加減:若兼血瘀,症見胸悶憋痛,口唇紫黯者加丹參³0克,桂枝¹0克,檀香6克,以活血通絡;氣虛及陽,加制附片、肉桂各6克;心陰不足,虛火內盛,口干咽燥者,加玄參¹5克,知母¹²克。
脾腎雙虧
治法:健脾補腎。
方藥:參黃甘杞湯化裁。枸杞子、胡桃肉、茯苓、白術、黃精、遠志、炙甘草各¹0克,黨參、酸棗仁各¹5克,黃芪²0克,首烏¹²克,木香6克。
加減:若兼腹中冷痛,加高良姜9克,制香附¹0克,以理氣止痛;兼見脾陽虧虛,腹瀉者,加肉豆蔻、補骨脂各¹0克,以溫中止瀉。
肝腎不足
治法:補腎柔肝,滋陰降火。
方藥:杞菊地黃丸加減。枸杞子、菊花、丹皮、麥冬、黨參、澤瀉各¹0克,熟地、茯苓、山萸肉、黃芪各¹5克,山藥²0克。
加減:若兼見兩脅脹滿不舒,加川楝子、枳殼、郁金各¹0克,以疏肝理氣;潮熱,咽干痛,舌紅,虛火較甚者,加知母¹²克,黃柏6克,地骨皮¹0克。
心腎陽虛
治法:溫補心腎,振奮陽氣。
方藥:養心湯合腎氣丸加減。黨參、當歸、遠志、制附子、山萸肉、枸杞子、山藥、炙甘草各¹0克,茯苓、酸棗仁各¹5克,黃芪²0克,肉桂9克,干地黃¹²克。
加減:若夜尿多,加益智仁、菟絲子各¹0克;下肢浮腫,小便不利者,加澤瀉、車前子各¹5克;唇绀,舌紫黯,心血瘀阻者加丹參³0克,紅花6克。
腎精不足
治法:補益腎精,充養腦髓。
方藥:金匮腎氣丸加減。附子6克,肉桂³克,熟地、山萸肉、茯苓、肉苁蓉各¹²克,山藥、仙靈脾各¹5克,黃芪²0克,麥冬9克,當歸、五味子、炙甘草各¹0克。
加減:重症可加用鹿角膠(烊化)¹0克,龜板、鱉甲各¹5克以補髓填精;水不涵木,肝陽上亢者,加用牡蛎、石決明各¹5克,鉤籐¹²克。
把鹽換掉 用一些新鮮或者干貨來調味。可以嘗試迷迭香,蓬蒿,莳蘿,牛至,辣椒,百裡香、檸檬(
高血壓飲食禁忌10種食物讓血壓升高 高血壓是有很多的飲食禁忌的,下面的十種食物,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其實是很平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