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流行病學專家在全世界范圍內調查發現:在小於40歲的青中年高血壓人群中,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占60%,40~49歲占35%。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還發現:65~75歲老年人高血壓發病增長率僅為15%~18%,而35~45歲的中年人高血壓發病增長率為62%~74%。高血壓發病“年輕化”已成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個社會問題。要阻止越來越多難治的老年收縮期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就應從及早控制青中年舒張期高血壓的升高做起。
中年人:精神緊張血壓高
在高血壓早期,特別是工作緊張時,中青年人交感神經常處於過度激活狀態,這時就容易心跳增快,周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脾氣急躁,血壓及心率波動較大,但休息時即可降到正常。臨床上,不少中年人收縮壓僅120~130毫米汞柱,但舒張壓高達100~110毫米汞柱。
為什麼中年高血壓初期大多是單純舒張壓升高,而收縮壓不高,壓差很接近呢?這是因為當交感神經興奮時心髒收縮力量增加,排血量增加,加上周圍血管處於收縮狀態,中年人血管彈性較好,主動脈很容易擴張,心髒“打血”並不困難,因此,表現為收縮壓不高。但是,當心髒舒張時,由於主動脈過度擴張,彈性好回縮有力,這時產生的壓力就會比較高,表現為舒張壓升高。病人常訴說頭暈、胸悶、心悸等症狀。
藥物治療:按時服藥防治卒中
不少人認為:“收縮壓不高,舒張壓高一點不要緊,能不吃藥就盡量少吃”“晚一點開始服降壓藥,否則要終身服藥”“寧可買保健品或吃點中藥防止血管硬化,不肯輕易吃降壓藥”。其實,這些錯誤認識都是因為他們對高血壓這個無聲殺手的嚴重危害性認識不足所致。正確的觀念是:中年舒張期高血壓應在醫生指導下及早開始服降壓藥,如果等老了發生收縮壓很高的收縮期高血壓,全身動脈已硬化,甚至發生心肌梗死或中風(卒中)再進行治療,則為時已晚。
一般地說,中年舒張期高血壓藥物治療效果較老年純收縮期高血壓好。目前,臨床常用的抑制交感神經的降壓藥中主要降舒張壓的有以下幾種:①兼有α1阻斷的β受體阻滯劑(阿羅洛爾“阿爾馬爾”);②α1點受體阻滯劑(特拉唑嗪“高特靈”);③抑制神經介質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從而擴張外周血管的緩釋異搏定。
除上述藥物以外,對擴張血管作用特異性較強的鈣拮抗劑,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絡活喜”、“施慧達”等),緩釋非洛地平(“波依定”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科素亞)”、“奧美沙坦(傲坦)”等,都可以和抑制交感神經的藥物聯合配伍應用,更好地降低舒張壓。
減壓+運動:雙管齊下效果好
多項調查證實,中年舒張期高血壓是一種長期精神緊張引起的血壓過度反應,常伴胸悶、心慌、疲勞等軀體症狀。因此,病人除需要立即服用降壓藥以外,治療的關鍵是努力進行心理減壓,可采取自我音樂療法、軀體推拿按摩等治療。伴有焦慮症狀或焦慮症和抑郁症同存的病人,還可以使用安定類鎮靜劑或復方制劑黛力新(氟哌噻噸/美利曲辛)。
研究還證實,長期運動後舒張壓下降比收縮壓下降更明顯。中年舒張期高血壓病人最好能夠堅持長期運動鍛煉,運動種類以較長時間(半小時到1小時)快步走和游泳等有氧運動最佳,盡量不要做沖刺、登高樓等無氧劇烈運動。
總之,中年舒張期高血壓病人一定要及早接受藥物治療,一定要把血壓降到理想血壓水平(小於120/80毫米汞柱)。同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不抽煙,少飲酒,節制飲食。
多吃含纖維素、維生素高的食物。如粗糧、大蒜、芹菜、粗燕麥、蘋果、蔥、茄子、海帶、香菇、山植等食品,可以促進膽固醇的排洩,
腦血管疾病秋冬預防九知道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髒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於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