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出現下肢疼痛、麻木、酸脹或間歇跛行時,很多人都誤認為是老寒腿、骨質疏松、關節炎等,自行診斷後吃點止痛藥、補點鈣劑後,病情卻不見好轉。其實老年人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下肢疼痛,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造成的惡果。
下肢動脈硬化的治療是十分困難的,這種病重在預防。建議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合理飲食,積極治療原發病,如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如果出現下肢疼痛、跛行、發涼及時到醫院求醫治療。如果已診斷為下肢動脈硬化,要禁止赤足行走,不要用熱水燙腳,防止燙傷。同時注意穿鞋不要過緊.以免磨破腳,防止感染,每天換襪。要經常抬高下肢、按摩下肢,促進血液循環。
如果病情已發展到肢體潰爛,自己亂抹藥膏將會加重病情,必須馬上就醫。至於藥物治療,可用擴張血管藥、抗凝藥。有些下肢動脈硬化嚴重的病人,可以采取手術開刀治療或者采用下肢靜脈代替動脈搭橋辦法恢復血流。如果下肢和足部出現潰爛時,嚴禁用油膏,可用雙氧水、甲硝唑溶液.慶大霉素液沖洗病灶,然後用紗布覆蓋,定期到醫院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