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其他常見疾病 >> 腦卒中 >> 腦卒中康復治療的誤區

腦卒中康復治療的誤區

  腦卒中康復治療的誤區

  “近年來,我國腦卒中發病已呈‘井噴’態勢。”根據最新統計,2012年我國腦卒中患病率達到1.82%,估算我國40歲以上的腦卒中患者已有1036萬人。全國腦卒中患病率1986年至2012年的年均增長率為7.6%。增長速度驚人。

  目前康復知識普及率不高,許多患者包括相當部分醫護人員對康復治療還存在這樣那樣的誤區。必須通過教育加以糾正。

腦卒中康復治療的誤區

  誤區一:急性臥床期宜靜養不能動

  腦卒中急性期康復是腦卒中治療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常被臨床醫師和家屬忽視,而重點放在藥物治療上,強調靜臥不動。其實即便是大面積腦出血、重度腦梗死及偏癱合並嚴重肺部感染的昏迷不醒患者也可以進行諸如偏癱肢體位置的正確擺放、體位的被動變換、關節的被動活動等康復治療,以預防褥瘡,避免或減少今後痙攣的發生,消除“廢用綜合症”出現的可能,大大縮短住院日,減少治療費。為以後全面的功能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誤區二:康復是後期的工作、是可有可無的

  有一部分醫生和病人由於對康復了解不夠,認為康復是後期的工作、是可有可無的,認為只有待患者神志清醒,能夠起坐、進食後,才能開始康復。其實偏癱的康復宜盡早開始,在病人生命體征(如呼吸、血壓、脈搏、瞳孔改變等)平穩、神經症狀不再發展48h後,一般來說腦梗發病後2~3d,腦出血可稍推遲至7~10d左右,在神經內外科病房藥物治療的同時,就可以而且應該循序漸進地對患者進行早期、科學、合理的床邊康復治療。

  誤區三:過分依賴醫生或家屬,過度的被動治療

  有些患者病後變得敏感而脆弱,表現為對醫生和家屬的過分依賴性,缺乏康復訓練的主動性,認為醫生的手法、針灸或家人按摩才是治療,自身的主動訓練是沒用的。其實對腦卒中患者而言,主動訓練比被動治療要強上十倍。

  誤區四:不注重基本動作的訓練,強行練走路或爬樓梯

  有些病人和家屬心急,患肢略能動,就急於求成,迫不及待地由幾人牽著拉著開始走路或爬樓梯的強化訓練。其實病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方法不可取。要知道欲速則不達,不注重基本動作的訓練,漠視患者運動模式所處的階段,強行練走路或爬樓梯,極易損傷膝關節,引起疼痛的發生,加劇錯誤模式的固化,導致系統訓練的停滯。

  誤區五:康復是醫生的事,與家屬關系不大

  有不少病人家屬錯誤地認為康復是醫生的事,只要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就萬事大吉了,與自己關系不大。其實在偏癱患者的康復過程中,家庭,或者說家屬擔當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家庭的溫馨、家人的親情以及督促訓練是偏癱患者戰勝殘疾最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偏癱患者的穿衣、進食、如廁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在家庭中不僅可行,而且還極有成效。可以說偏癱患者能否回到家庭,是否可以重返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對偏癱患者繼續康復的質量。

  誤區六:只重視在醫院的康復治療,未能把康復動作貫徹於日常生活中

  其實在醫院康復訓練的時間畢竟有限,而功能障礙的恢復過程又是緩慢的,需要較長時間的反復訓練、反復刺激才能使功能恢復到一個相當的程度。這一矛盾的解決只有靠患者把康復訓練動作貫徹於日常生活中,形成習慣,才有可能加快和鞏固康復效果。

 

熱門文章
哪些人最容易發生心衰

活動後憋氣、腳腫、不能平臥、端坐呼吸,一幅幅典型的心髒病患者心力衰竭的畫面中,最讓人不忍注視的便是那張愁眉不展、痛不欲生

心髒病有哪些常用藥

概 述 我哥哥今年二十歲,脾氣一直都不是很好,很容易發脾氣,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工作的關系,總是沒有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