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生今年68歲,患高血壓多年,吃藥後血壓維持在140/90mmHg以上。最近他聽說腦卒中與高血壓有關,因此就將血壓嚴格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到醫院就診時,他對醫生說:“我一定要把血壓控制在較低的水平,因為血壓越低越不會得腦卒中。”然而醫生卻告訴他,降壓過度也會導致腦卒中。
為什麼過度降血壓也會致腦卒中
腦血流受血壓控制,受血壓的影響比其他組織更為明顯。血壓升高時,腦血流量增加;血壓下降時,腦血流量減少。當血壓過度升高時,腦血管會過分充血,當血管內壓力超過病變血管所能耐受的程度時就會引起血管破裂,發生腦出血。而高血壓患者降壓過度,尤其是老年人,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可能性較大。所以在調節血壓時,應盡量使血壓保持在正常范圍,切忌降壓過度導致血壓過低。
另一方面,當血壓過度降低時,血管內壓力明顯減低,血流動速度減慢,則容易產生腦缺血。如當血壓下降17%時,腦血流尚能維持正常;但下降到50%~55%或收縮壓在50mmHg以下時,就會產生腦缺血症狀。當收縮壓下降40mmHg以下可引起嚴重供血不足,出現意識障礙。若不能及時矯正則極易發生腦缺血,尤其是老年人,反應會更為強烈。
腦卒中有哪些後遺症嗎
1、麻木患側肢體,尤其是肢體的末端、如手指或腳趾、或偏癱側的面頰部皮膚有蟻爬感覺,或有針刺感,或表現為刺激反應遲鈍。麻木常與天氣變化有關,天氣急劇轉變、潮濕悶熱,或下雨前後,天氣寒冷等情況下,麻木感覺尤其明顯。
2、嘴歪眼斜一側眼袋以下的面肌癱瘓。表現為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鼓頰和吹哨時,口角歪向健側,流口水,說話時更為明顯。
3、中樞性癱瘓中樞性癱瘓,又稱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或稱痙攣性癱瘓、硬癱。是由於大腦皮層運動區錐體細胞及其發出的神經纖維——錐體束受損而產生。由於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失去了對下運動神經元的抑制調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釋放”,產生隨意運動減弱或消失,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反射,呈痙攣性癱瘓。
4、周圍性癱瘓周圍性癱瘓,又稱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或稱弛緩性癱瘓、軟癱。是因脊髓前角細胞及腦干運動神經核,及其發出的神經纖維——脊骸前根、脊神經、顱神經受損害產生的癱瘓。由於下運動神經元受損,使其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應有的沖動興奮,臨床上表現為肌張力降低,反射減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縮,但無病理反射。
5、偏癱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症狀。也是腦中風常見的後遺症。輕度偏癱病人雖然尚能活動,但走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癱瘓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我們把這種特殊的走路姿勢,叫做偏癱步態。病情嚴重者常臥床不起,喪失生活能力。
感冒季,病毒性心肌炎高發 作為職場新人,23歲的小張沒有理由不搏命工作。前段時間感冒了,他
窦性心動過速頗為常見。顧名思義,此種心動過速是由窦房結發動的。發作時,成人心跳頻率每分鐘在100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