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其他常見疾病 >> 腦卒中 >> 心腦血管病逐漸年輕化 年青人更要預防腦卒中

心腦血管病逐漸年輕化 年青人更要預防腦卒中

  我國2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逐步上升,35~44歲人群發病率上升幅度最大。

  心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專利嗎?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在當天的講座中,我國2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逐步上升,特別是35~44歲人群發病率上升幅度最大。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要注意保持正常體重、每天運動30分鐘、保持樂觀心態、戒煙少酒。此外,她還強調,必須要控制好三種疾病,一是高血壓,二是高血脂,三是糖尿病。

心腦血管病逐漸年輕化 年青人更要預防腦卒中

  “很多人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心腦血管疾病,其實不然,心腦血管疾病同樣也會‘光顧’年輕人。”高聰說,我國45歲以下人群的卒中發病率是7~15/100000/年,不僅有出血腦卒中,也有缺血腦卒中。而且,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國內一項針對2359例的青年腦卒中危險因素的研究顯示,18~45歲青年卒中占卒中住院人數的9.77%,缺血性卒中為63.6%,男女比例為2.63:1。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監測信息平台顯示,2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逐步上升,特別是35~44歲人群發病率上升幅度最大。“國內有關冠心病的研究顯示,年齡小於40歲的年輕冠心病患者,平均約占所有冠心病患者的4.3%。”

  預防:正常體重+運動+樂觀+戒煙少酒

  專家認為,決定一個人的健康的因素,父母遺傳因素占15%,氣候地理條件占7%,社會條件占10%,醫師占8%,個人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因素占比最重,高達60%。

  “也就是說,有六成健康因素把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她說,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最重要,即及早發現危險因素,采取綜合控制,預防發生心腦血管病。對於已經發生心腦血管病的人群,只能采取二級預防,也就是采取措施預防復發。

  專家分析,高齡、性別、種族、氣候、卒中家族史等因素都是心腦血管疾病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煙、酗酒等,都是可干預的危險因素。所以,在個人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上,一定要盡量避免這些危險因素。

  首先,要保持正常體重。高聰介紹,理想的體重指數(即BMI)是22。BMI=體重(kg)/身高2(m2),如果男性BMI≥27、女性BMI≥26,各種疾病的風險都會增高。她還提醒,肥胖包括向心性肥胖和內髒脂肪肥胖。向心性肥胖從外形就可以看出來,即腰/臀圍比值大,內髒脂肪肥胖,可能是四肢比較細,但腹部/大腿部皮下脂肪厚度比值大,導致器官周圍堆積了大量脂肪。“無論哪種肥胖,都會對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她說,很多肥胖的高血壓病人,一控制了體重,不用吃藥,血壓就降下來了。

  其次,要保持規律的體力活動。高聰認為,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無論是青中年還是老年,經常性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均可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保持健康,需要至少每天30分鐘的運動。”她說,而且,最好每周能保持五次運動。

  第三,保持樂觀心態,同時,要注意戒煙少酒。

  支招:

  關鍵是控制三種疾病

  專家認為,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必須要控制好三種疾病,一是高血壓,二是高血脂,三是糖尿病。

  1.高血壓

  “高血壓病是一個隱蔽的殺手,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高聰說,如果是血壓驟然升高,人可能會有感覺,但很多人的血壓往往是逐步增高,其實這反而更危險。

  專家介紹,通常情況下,收縮壓(mmHg)<120、舒張壓(mmHg)<80為正常血壓;收縮壓(mmHg)在140~159之間、舒張壓(mmHg)在90~99之間為1級高血壓病;收縮壓(mmHg)在160~179之間、舒張壓(mmHg)在100~109之間為2級高血壓病;收縮壓(mmHg)≥180、舒張壓(mmHg)≥110mmHg為3級高血壓病。

  她建議,任何一個成年人,看病時,都應該測量一下血壓,也建議各級醫院建立成年人首診測量血壓制度。即使不需要去醫院就診,成年人也應經常測量血壓,一般至少每年需測量一次。“老年人的舒張壓通常是不准的。”她提醒,老年人不要一看舒張壓比較低,就以為萬事大吉,這是因為老年人動脈發生了硬化,血管缺乏彈性,舒張壓才表現得比較低,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此,老年人的血壓一定要看收縮壓,即上壓。此外,老年人降壓,不要追求降得過多過快,否則,也容易造成腦中風。

  2.高血脂:

  專家介紹,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是導致動脈硬化、進而導致眾多的相關疾病。

  “高血脂相當於血管裡的銹。”專家解釋,其原理就是,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導致血管壁上形成斑塊,使得血管硬化變窄,血管壁上的斑塊破裂,會引起血栓或動脈粥樣硬化,結果就是心髒血管栓塞、冠心病、腦血管栓塞、中風。

  “在這裡,我還要教大家怎麼看懂血脂化驗單,大家不要一看有上升的符號就很緊張。”專家介紹,血脂化驗單中,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們的性質和作用恰好相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壞’的膽固醇,如果過高,冠心病危險性會增加。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好’的膽固醇,如果太低,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而甘油三酯,也只是條件性的危險因素。如果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超標,甘油三酯也超標,會增加冠心病危險。但如果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不高,只有甘油三酯超標,而且又<7,少吃一些主食,就會緩解。當甘油三酯>7時,就容易發生胰腺炎,因此,即使只是單純的甘油三酯>5,就一定要治療了。

  “總膽固醇>5.72、甘油三酯>1.70、高密度脂蛋白<0.90、低密度脂蛋白>3.64,都屬於血脂異常的水平范疇。”專家建議,成年人一定要定期復查血脂,並注意生活方式的“治療”。比如,限制高熱量食物,增加體育鍛煉。高甘油三酯的患者,還應適當控制主食,主要是澱粉類食物,每餐只吃八分飽即可。

  3.糖尿病:

  專家介紹,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需要注意的是,典型糖尿病表現主要是“三多一少”症狀,即多飲、多食、多尿及消瘦,部分病人以酮症酸中毒或昏迷的形式發現。“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病人沒有任何明顯不適感覺,是在體檢時發現的。”

心腦血管病逐漸年輕化 年青人更要預防腦卒中

  專家提醒,診斷糖尿病主要看空腹血糖和隨機血糖兩個指標。當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隨機血糖>11.1mmol/L時即為糖尿病。糖尿病如果不及時控制,可引起心腦血管、糖尿病腎病、白內障等並發症。因此,有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患者應定期檢測血糖,必要時檢測糖化血紅蛋白。

  “當發現糖尿病時,不必馬上進行藥物治療,可以先通過控制飲食、體育鍛煉的方式進行控制,如果2~3個月後,血糖控制仍不佳,應使用藥物治療。”高聰提醒,糖尿病患者飲食宜低糖、高蛋白、低脂肪、高纖維。“對糖尿病有輔助作用的食品,主要有大蒜、芝麻、核桃仁、黑豆、綠豆、淮山藥、苦瓜等。”

  在藥物治療上,主要有降糖藥和胰島素治療。專家說,很多糖尿病患者聞胰島素色變,總擔心胰島素的副作用。“其實,如果需要服用多種降糖藥物時,其副作用比胰島素的副作用大多了。”專家說,如果需要吃兩種以上降糖藥時,建議打胰島素。

熱門文章
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注意什麼?

吃辣為何會引起心律失常  如果心肌細胞自律性異常或者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就會引發心律失常,患者常常會有心慌、氣短、心煩、失眠

先天性心髒病的遺傳率有多少?

   先天性心髒病的遺傳率是多少?   先天性心髒病的確定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相關的危險因素有生物性、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