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老年之後的身體健康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每個人黃金20年的生活方式,這20年養對了,步入老年後可以省很多事!
男性20年:30~50歲有個現象,大多數男生大學畢業的時候身材都很勻稱,身姿挺拔肚子上也沒有“游泳圈”,但是走上工作崗位八年、十年後,大多數人的體重開始不斷攀升,尤其肚子上愛長肉。這個和生活方式的確有很大關系,也和身體機能密切相關。如果這二十年不能維持在健康、穩定的體重范圍,就會為老年時期的健康埋下病根。
女性20年:40~60歲女性較男性會分泌更多的雌激素,雌激素不僅對於女性第二性征的發育有促進作用,還具有一定的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血管、降低血黏度、降血脂的作用。因此,在雌激素的保護下,女性預防慢病的黃金年齡要晚十年。
黃金20年,就得這樣養
1每天運動30分鐘
人體的五髒六腑,甚至我們的脊椎原本適應於采獵生活的,而不適應一天8個小時的伏案工作。可是現在滿大街跑的都是轎車,三層樓都不想爬,雙腿倒是解放了,但身體不適應了。而不適應的結果就是惹病上身。
我們提倡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不是說你早上起來十分鐘,下午十分鐘,晚上再十分鐘,而是有一個連續的運動過程,每次至少30分鐘,一定要身體出汗了,才能達到效果。
年輕人體力好,可以多進行譬如跑步、打球等強度大的運動,但是四五十歲之後就不建議爬山、爬樓、快速跑了,提倡快走,也可以練練瑜伽、太極拳,跳跳廣場舞,只要動起來總歸是好的。
2體重浮動不超5公斤
有個標准就是不管男性還是女性,成年之後的體重浮動最好不要超過上下五公斤,當然這是在正常體重基礎上的五公斤,體重本來就不在正常值的人需要先減重。
3盡早戒煙

看看那些嗜煙如命,因煙奪命的人。
魯迅嗜煙,55歲死於肺病。
丘吉爾叼著雪茄煙,他是蘸著威士忌點著了抽的,一輩子抽了上萬支,但最後死於缺血型腦卒中。
斯大林死於腦出血,他是抽煙斗的。
羅斯福抽紙煙,二戰還沒結束腦出血死掉。
他們贏得了世界,卻失去了健康。
410個拳頭膳食防慢病
想要膳食均衡,照著膳食寶塔去吃就行!平均每個人每天吃的食物就是你十個拳頭大小就夠了:
一個拳頭的肉類
兩個拳頭大小的主食
兩個拳頭的奶豆制品
五個拳頭的蔬菜水果
5少放油鹽
家裡做的菜若少油少鹽家裡人都不愛吃怎麼辦?分享兩個小妙招:
用水和油一起炒菜炒葉菜的時候,可以先在鍋裡加小半碗水,水燒開之後加入蒜末提味,同時加入一小勺油和少量的鹽,再放入需要炒的食材。這樣用水和油一起炒菜,無形之中就能減少油量,同時還能更好地保留食材中的營養物質,而且味道一點都不差。
用吸管喝湯經常煲湯的人都知道,湯放涼了之後上面會結出一層油。喝湯時不妨試試用吸管,從下往上喝,或者把油花撇開再喝。這樣,既享受了湯的美味,又減少了油脂的攝入。
6水,別等渴了再喝
大家都知道每天要多喝水,但水,不能等到渴了再喝,當感到口渴時身體已經處於脫水的狀態了,像頭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都可能與缺水有關。
睡前其實也是應該喝水的,只是別太多就行。尤其是老年人,睡前喝水能夠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減少血管堵塞的發生幾率,降低心梗和腦卒中的風險。所以說,睡前一定堅持喝一杯水,而且平時喝水也不能等到口渴了才喝。
7糾正“四快”,學過慢生活
命是爹娘給的,壽是自己積累的!一頓飯吃得不科學,一兩天活動量不夠,問題都不大,久而久之呢?很多職場的精英,為了工作甘當拼命三郎,加班加點努力打拼,但是無形中,疾病就種下根了,最後病都爆發出來。
快吃飯出胃病胃是人的第二大腦,特別需要舒緩放松。現代人生活節奏過快,壓力又大,不吃早餐,中飯潦草,晚餐油膩,胃就“罷工”了。
快說話傷肺氣老子在《道德經》裡講:“話多數窮,不如守中。”意思是講話很消耗精、氣、神,說話過快,會使肺氣受到損傷。中醫認為肝屬木,主疏洩,頻繁跳槽更換新的環境對肝傷害很大。
快壓力傷血管長期緊張和勞累過度,會加重心髒負擔,再加上抽煙喝酒,吃的過於油膩,都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病情的惡化埋下隱患,還會造成內分泌功能紊亂。
快節奏傷精神生活節奏過快,精神長期處於一種亢奮狀態,從而打亂了大腦興奮、抑制的調節功能,引起失眠。抑郁、缺乏安全感、甚至常常不明原因感到恐懼都是快生活造成的心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