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突變會引起地球磁場的改變,誘發人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由於老年人及心腦血管病患者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可能發生血壓突然升高、腦梗塞、腦出血或心肌梗死。
春季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不少中老年人更是起早鍛煉,那麼,心腦血管患者早春可進行什麼鍛煉呢?鍛煉需注意什麼呢?
勤鍛煉+好睡眠=健康
老年人可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項目,可漫步於芳草小徑,或去郊外踏青,或早晚遛彎散步,或打打太極拳等,都可增強身心健康。實踐證明,春季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抗病能力強,思維敏捷、不易疲勞。睡眠是人對腦和整個神經系統的有效調節。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睡得香”為健康的客觀指標之一。只有保證充足睡眠,才能保持血壓穩定。
三不宜+兩忌=減少疾病發生

晨練不宜過早:早上氣溫較低,並不適宜鍛煉,太陽升起後,氣溫回升,才是鍛煉的最佳時機;
晨練活動度不宜過大,不宜大汗淋漓:晨起活動後心髒負荷量逐漸增大,若劇烈活動,可使心腦血管病復發或加重。體內汗液排洩過多,不僅使人體內的電解質、糖原、水溶性維生素大量喪失,而且極易著涼、感冒,誘發上呼吸道疾病;
晨練後不宜過早洗熱水澡:晨練後應在心跳、血壓恢復正常後再洗澡。過早洗熱水澡,會使體表毛細血管擴張,影響心腦正常血液供應,而發生危險。
切忌空腹晨練:不要在空腹或飽腹狀態下晨練,可吃些面包、牛奶、雞蛋及水果等食物,吃至半飽後到室外進行活動;
切忌雨霧天晨練:霧滴含有大量污染物質和致病菌,晨練時呼吸量增加,會吸入更多的污染物。嚴重者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症狀。雖然雨天仍可進行晨練,但不宜在樹林中練,因樹木此時未受陽光照射仍吸氧吐碳,會使人二氧化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