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表現常常是突感頭痛,伴嘔吐、嗜睡、昏睡甚至昏迷不醒,有的病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流口水,喝水嗆咳,說話不清楚等。還有一些病人可出現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在家中如遇到上述情形,親屬或者同事千萬不要驚慌。因為此時處理是否及時、正確,與病情愈後密切相關。
腦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中風”,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最近,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的科研人員通過對1487位中風病人的調查結果表明:腦卒中的發病季節男女有別,男性最可能患致命性中風的時間在深秋,而女性最危險的時間在春季。科研人員對近10年來康涅狄格州56家急救醫院接收的中風病人的病歷進行了分析,並將中風發生的時間與當時的氣象條件進行了對比,發現男性在11月和12月以外的時間裡中風的發病率都很低,而春末則是女性中風發病率的高峰期。另外,男性發生中風之前常有天氣變化,包括氣壓下降、露點溫度下降、溫度變化及降雨量等因素;而女性則不然。 盡管老年人中風的發病季節男女有一定的差別,但中風發生以前還是有一定的先兆,而中風先兆的警告信號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1。一側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無力、張口及伸舌有歪斜。這是由於頸內動脈系統供血不足引起的。 2。突然說話不清楚或聽不懂別人的話。這是由於大腦中動脈供血不足影響了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所致。 3。突然發生眩暈、惡心、嘔吐,走路不穩。這是由於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影響了小腦前庭平衡系統所致。 4。出現短暫的神志不清或嗜睡,這或許是由於腦干網狀結構缺血所致。上述這些警告信號可以是暫時性的,但也可反復發作。多數是腦梗塞的先兆,少數腦出血者也可有這些現象。 5。對於有突然的劇烈頭痛、惡心、嘔吐並伴有高血壓的病人,可能是腦出血的危險信號,要特別當心。 較常見的錯誤處理有: 驚慌失措—缺乏對腦血管病的認識,一遇到緊急情況,或驚叫,或悲哭,茫然不知所措。 野蠻搬運—有的病人家屬為“抓緊”時間,抱起病人或背扛起病人就往醫院跑,殊不知,這樣的運送方式往往會加重病情。 錯誤應付—只顧及喊人回來幫忙或忙著把病人搬上床,還有的人盲目給病人喂水或飲料。 捨近求遠—腦卒中病人早期處理一刻千金,必須分秒必爭,有的家屬只顧到有名氣的醫院而延誤搶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