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輕型患兒沒有特異症狀,直到長大成人都未能發現確診。就有一個先天性心髒病患者直到50多歲才被確診,這時已經出現嚴重心衰,錯過手術和最佳治療機會。
先天性心髒病常見而又不易被發現的有三種類型:房間隔缺損型、室間隔缺損型、動脈導管未閉型。 產前診斷無法識別先天性心髒病 我國每年有15萬新發病先天性心髒病患者。在懷孕期間發生胎兒死亡的病例中,也有很多是因為胎兒患有先天性心髒病引起。糟糕的是,先天性心髒病很難通過產前診斷篩查出來,只有等到胎兒出生以後才能加以診斷判別。 先天性心髒病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在胎兒發育的前3個月,由於某些原因使胎兒心血管發育停頓或發育異常所致。比較公認的原因為孕婦患風疹、流感等病毒感染,孕婦服用激素或其他損害胎兒的藥物,孕婦的腹部或盆腔受到X線、超聲波、放射性核素等的照射,或者孕婦嚴重營養缺乏、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