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為何高發心腦血管疾病
近期有媒體連連報道,少部分心腦血管基礎病患者,發生因中暑而亡、喝酒後猝死、暴曬後身亡的多起事故,高溫是其中一個重要誘因。 據近年資料統計顯示,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近2億,每年新增500萬以上;現有腦卒中患者500萬余,每年新增200萬、死亡100萬余;心肌梗塞患者200萬,每年新增50萬、死亡20萬;現有冠心病患者已超過1000萬。 有些心腦血管病患者,每到夏天都很難適應。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量增加,但因氣溫較高,空氣濕度較大,而含氧量降低,且人體為散熱會使血液集於體表,因此心髒、大腦血液供應減少,會加重缺血、缺氧反應。 其次,由於氣壓偏低、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多,飲水量不足,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容易誘發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大量喝冷飲或冰水、暴飲暴食,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產生腹瀉水中毒等症,會使鈉、鉀、鈣等電解質紊亂,導致大腦細胞、心肌細胸缺血缺氧,易誘發中風和冠心病。再加上夏日高溫燥熱,晚上睡不好,中午不午休,睡眠不好很容易誘發中風和冠心病。 【特別告誡】人體由高溫進入低溫,其調節能力較弱。人若較長時間待在空調、風扇前,會感到頭暈胸悶,可能因此而生病。過度使用空調,會造成體內血管舒張、收縮障礙、血壓不穩定,導致體內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