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增高會使得腦血管破裂的風險增加,高血糖和高血脂會造成血流緩慢、動脈血管彈性下降、粥樣硬化形成,為腦部組織供血的血管網在“三高”的侵襲下,會逐漸喪失活力,變得脆弱、狹窄。
說到腦卒中的防治,離不開飲食和營養。通常而言,低鹽、低脂而營養均衡的飲食方式,有助於防范“三高”對腦卒中的誘發。 鹽的成分是氯化鈉,長期鈉攝入過多會降低動脈壁彈性,使人患高血壓。有研究發現,單純減少鹽分就可以使得1/3患者的血壓降低。一個人一天所需要的鈉鹽不過是1克左右(除非大量排汗),1克鹽大約只相當於花生米大小的一點點,我相信在座的有不少人在日常飲食中所攝入的往往要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多吃鹽會造成身體對其他幾種電解質如鉀、鎂、鈣的需要增加。高鉀飲食能促進身體鈉的排洩,而鎂元素有降膽固醇、擴張血管的作用,充足的鈣攝入可以避免因缺鈣造成的骨鈣溶出和鈣在軟組織、血管壁的異常沉積。由此可知,保持飲食中鈉、鉀、鎂、鈣等無機元素的平衡,攝入低鹽、高鉀、高鈣和高鎂的食物能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從而防范腦卒中。 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飲食,對於“三高”的治療、腦卒中的預防無疑是必要的。但要適度進行,避免矯枉過正,對老年人尤其如此。有許多熱衷保健的老年朋友認為動物脂肪有害無益,因而很少吃動物肉,動物內髒和蛋黃也因為膽固醇含量高而遭排斥。然而動物蛋白質相比植物蛋白含有較多的蛋氨酸、賴氨酸、脯氨酸和牛磺酸,是營養界公認的優質蛋白質,長期拒食可能會造成氨基酸攝入不足、血管脆性增加和彈性下降。不可否認,動物肝髒和蛋黃中膽固醇的含量確實很高,對於血脂異常的人來說,的確不適合隨意進食,但同時在常見食物中它們的營養價值排名靠前,如蛋黃中富含卵磷脂,而肝髒富含維生素A、D、B族和微量元素鐵、鋅、硒、銅等,完全放棄實在可惜,而善加利用則有助於營養均衡。有許多調查和研究都表明,腦出血的發生與蛋白質攝入不足相關,卻並非營養過剩,可見一味吃素並無益於減少腦卒中發生的危險。心髒泵出血液後,主要就是通過頸部雙側的頸動脈給人體大腦提供新鮮的血液和氧氣。因此,頸動脈一旦發生狹窄或堵塞,大腦就會缺血
很多高血壓的患者都知道高血壓的護理非常麻煩,因為要注意很多的飲食問題,但是就是苦於沒有什麼飲食的原則可以遵循,其實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