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習慣差成為誘因
為何心腦血管疾病對於男性的危害更加大呢?這與男性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對於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男性通常要承受更大的壓力,而對於自己的健康也更不關心。熬夜、三餐不定、缺乏運動等壞習慣,均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誘因。 在這其中,吸煙也成為了男性獨有的一個“禍害點”。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吸煙是引起發病和死亡的第一位可預防的病因。吸煙不僅對”呼吸”系統有損害,據報道,75%的”冠心病”和”高血壓”患者有吸煙史,吸煙者冠心病發病率比不吸煙者要高3.5倍。這是因為煙草燃燒時會釋放約10種對於心腦血管有關的化學物質,特別是其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會激發和加重冠心病的發病。而對此,唯一的應對方式就是戒煙。 ”肥胖”也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大病因。據康寶萊營養學院及營養咨詢委員會成員蘇珊·鮑爾曼博士介紹,男女在發胖的位置上多有不同。男人多中年發福,脂肪集中地在肚腩位置;女性在青春期、妊娠期、生產後及更年期容易發胖,贅肉區多從下肢開始,繼而是臀、腹、頸、胸等部位。這就導致了男性容易生成為“蘋果型身材”,即中心型肥胖,這種肥胖的特征是體內脂肪堆積在腹部。它使慢”性病”發生的危險度增加,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癡呆”、”腫瘤”等等都有非常密切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