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毒的化學物質
一些有毒的化學物質引發再生障礙性貧血已為許多實驗研究所證實,研究發現苯進入人體易固定於富含脂肪的組織,慢性苯中毒時苯主要固定於骨髓,苯的骨髓毒性作用是其代謝產物所致,後者可作用於造血祖細胞,抑制其DNA和RNA的合成,並能損害染色體。
2、出現病毒感染
研究發現病毒性肝炎患者若不采取有效治療會引發再生障礙性貧血,臨床上被稱為病毒性肝炎相關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病毒性肝炎最嚴重的並發症之一,發生率不到1%,占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3。2%。
3、遺傳因素

再生障礙性貧血也有遺傳因素,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有家族性。貧血多發現在5~10歲,多數病例伴有先天性畸形,特別是骨骼系統,如拇指短小或缺如、多指、桡骨縮短、體格矮小、小頭、眼裂小、斜視、耳聾、腎畸形及心血管畸形等,皮膚色素沉著也很常見。
4、藥物因素
用藥不善是最常見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因素,即藥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這種類型的再障有兩種類型:①和劑量有關,系藥物毒性作用,達到一定劑量就會引起骨髓抑制,一般是可逆的,如各種抗腫瘤藥。
5、電離輻射
研究發現X線、γ線以及中子可穿過或進入細胞直接損害造血干細胞和骨髓微環境。長期超允許量放射線照射(如放射源事故)可致再生障礙性貧血。
6、自身免疫因素
再生障礙性貧血能夠繼發於胸腺瘤、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血清中可找到抑制造血干細胞的抗體。部分原因不明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可能也存在免疫因素。
以上就是對誘發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原因的介紹,既然已經知道該病的病因,那麼就要在生活中避免這些致病因素的發生,做好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