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害怕吃藥
多見於年輕人和老年人。部分年輕人得了高血壓病,卻堅持不吃藥。理由是吃上降壓藥就離不開了。有人誤以為,老年人血壓增高時生理現象,是藥三分毒,不吃為好。 其實,確診了高血壓病,如果是輕型、低危者,一般可先行非藥物療法;如果血壓不降,或降壓不明顯,就應該用藥。中型、中危以上者,應及時選用降壓藥物。因為長期高血壓會損害心腦腎等靶器官;有效地控制血壓,能盡量減少靶器官的損害。年輕人來日方長,對高血壓不能聽之任之,應該實時治療。不論你任何年齡,高血壓診斷標准是一樣的。老年人高血壓多,但那是病理而不是生理現象。老年人因為多有動脈硬化,高血壓具有更多的風險。藥有作用就有副作用,這是辯證法;臨床用藥就是充分發揮其作用,盡量避免其毒副作用。國藥准字號的藥,遵從醫囑服用一般都是安全的。 二、跟感覺走 頭痛頭暈就吃藥,沒感覺就不吃藥,也不測血壓,完全跟著感覺走。其實,高血壓病人感覺的症狀輕重與血壓高低程度不一定一致,有些病人血壓很高,卻沒有症狀;相反,有些病人血壓僅輕度升高,症狀卻很明顯。因為每個人對血壓升高的耐受性不一樣。因此,憑自我感覺來估計血壓的高低,往往是錯誤的,也容易延誤治療。正確的做法是定期測量血壓,依據血壓來調整降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