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冷過熱都會讓腦血管疾病突發
悶熱的天氣下,人們容易急躁,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是如此,植物神經紊亂容易引發心律失常。再加上炎熱的天氣造成很多人的睡眠質量大打折扣,缺乏休息的腦血管患者更容易發病。
另外,高溫環境下,忽然飲用大量冷飲或突然進入空調很低的房間後,血管收縮,心髒、大腦等髒器的耗氧加劇,引發血壓波動,繼而誘發心肌梗死、腦血栓或腦出血等險情。特別是患有腦血管病的人,遇到忽熱忽冷地刺激後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能進行快速調節,一旦發生意外後果更嚴重。
因此,心腦血管病患者應避免過冷、過熱,適當飲水及保證良好的睡眠,這樣才有利於防止疾病突發。
腦血管疾病九大危險因素
1.高血壓、高血脂血病
高血壓是公認的腦血管病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壓越高,卒中風險就越大。高血壓病人群的腦卒中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3~6倍。高血脂血病是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2.糖尿病
糖尿病也是腦血管病最常見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
3.心髒病
各種心髒病,如心房纖顫、急性心肌梗死等均可引起腦血管病。
4.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既是一種腦血管病,也是一種危險因素。30%腦梗死患者在發病前曾有過TIA的病史,33%的TIA患者遲早要發展或再發生完全性卒中。
5.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是腦血管病潛在性危險因素。當狹窄程度加重或發生血流動力學改變時,可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
6.腦血管疾病史
曾患過腦血管疾病者的復發率明顯升高。
7.吸煙
吸煙是最容易預防的危險因素。吸煙可導致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與吸煙的量成正比,吸煙人群的腦卒中危險性是不吸煙人群的6倍。
8.酗酒
酗酒也是最容易預防的危險因素。長期大量飲酒可引起腦動脈硬化或頸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可導致腦血管病。
9.肥胖
肥胖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同樣也是發病率比正常人群明顯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腦血管病的預防方法
1.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狀動脈,冬季寒冷時容易收縮、痙攣,發生供血不足,並可能導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高危患者進行有效的抗栓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
2.患者晨練應注意的問題
睡眠時,人體各神經系統處於抑制狀態,活力不足,晨起時突然大幅度鍛煉,神經興奮性突然增高,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季應該注意。
3.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疾病的康復與預後。控制飲食總量,調整飲食結構;堅持運動,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恆;戒煙少酒,勞逸結合;減少鈉鹽攝入,每天食鹽控制在5g以內;增加鉀鹽攝入,每天鉀鹽≥4.7g。
4.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助調節血管張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管損傷。這類食物有海參、泥鳅、鳝魚及芝麻、山藥、銀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5.控制血壓和血脂是關鍵
(1)血壓控制將血壓控制在一個比較理想的范圍內,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資料表明,堅持長期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僅為不堅持治療者的1/10,也就是說,只要長期堅持控制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可下降90%。
(2)血脂控制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人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常見的血脂控制是服用調脂藥物:包括他汀類,貝特類,煙酸等。血脂異常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控制血脂也成為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6.進補要適度
我國民間素有冬季進補的習慣,冬季人們運動本來就少,加之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
天氣燥熱腦血管病人要怎樣養護?
1.飲食清淡
飲食上三餐適量,以清淡素食為主。
2.保持良好心情
保持“心靜自然涼”的心態,避免動怒動氣,以防血壓波動帶來腦血管意外。
3.防暑降溫
做好好室內通風降溫,在室內保持自然通風,不要用電風扇直吹身體,空調不要調得過低。當白天氣溫超過33℃時,老人盡量少出門,不要置身於烈日之下。中午12時至下午3時最好不要外出。
4.補充水分
不渴也要常喝水,特別是早晨起床時先喝一些水,可以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維持體液的正常水平。多次少量喝些白開水或綠茶,並適量喝些淡鹽開水和菜湯,以維持體內水鈉代謝平衡。外出帶上淡綠茶水或淡鹽水,每隔一段時間要補充水分。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NEWS)報道,美國肯特州立大學針對學生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使用手機與體能水平下降有一定關聯,經
25日中午,27歲的小陳參加聚餐,明知自己是過敏體質,仍克制不住吃了兩只蝦。當晚又在另一個飯局上,小陳喝了冰啤酒,此後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