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用藥劑量
對抗心律失常藥物,應掌握小劑量給藥,逐漸增加藥量,再逐漸減少藥量後停藥,禁止立即停藥。另外,老年人的用藥劑量要嚴格遵循醫囑。比如老年人對奎尼丁的總清除率比年輕人減少50%,半衰期延長30%,血藥峰濃度增加一倍,因此使用該藥的維持量應減小。一般掌握在年輕人劑量的3/4,並應適當延長給藥的間隔時間。
第二:服藥時間
有的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服用心律平,科學的服用方法是,每天24小時,每8小時服用一次。但是,絕大多數患者都是簡單地采取早中晚各服用一次的方法,結果,3次藥都集中在白天的12小時,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
第三:服藥方法
緩釋劑型或控釋劑型的心血管藥物,一般含量較大,如果咀嚼、研碎、掰開或溶於水後服,藥物突然大量釋放,易造成毒副作用,也達不到緩釋及控釋的效果。而有些緩釋制劑或控釋制劑如異博定、倍它樂克可以掰開服用,故應認真閱讀說明加以區別。還有些藥物對胃有刺激性,如阿司匹林腸溶片,需要靠腸溶衣的保護,吃的時候不要掰開服用,而是用水送服後在腸道內發揮功效。
中醫對抗心血管疾病的食療方法
中醫是我國傳統醫術,對於心血管疾病也是有著獨到的見解,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很多,不防使用食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第一:茯苓能補脾滲濕,寧心安神。適用於冠心病證屬心氣虛而症見心悸、失眠者。每日用6-12克。本品有抱松根而生者,稱為茯神,其寧心安神作用尤佳。
第二:山楂既能抗心肌缺血,能降血壓、降血脂,是較理想的防治冠心病食療藥,尤適宜於兼高血壓、高脂血症者。每日食用9-15克。
第三:龍眼肉即桂圓肉,有補心脾、益氣血的作用。凡冠心病而心氣虛證候較明顯者,可常服食本品。每日服用9-30克。
第四:薤白又稱野蒜、小蒜,為中醫治療胸痺、心痛之常用藥,有理氣、寬胸、通陽、散結的作用。常用於冠心病證屬陽虛、氣滯或痰濁者。每日服用9-12克。
第五:酸棗有養心安神作用,其中尤以酸棗仁作用最佳。冠心病有心悸者可服用本品。每日用量為9-30克。
第六:百合有寧心安神和潤肺止咳作用。冠心病症見心煩、心悸、失眠者可常服食本品。每日服用9-30克。
第七:菊花有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對冠心病有一定的療效。常用量為9-15克。
第八:桑椹子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作用。冠心病而有陰虛表現或便秘者可常服食。每日服用9-15克。
以上就是中醫針對心血管疾病的食療方法了,希望對患者治療這種疾病有所幫助。
心血管患者飲食的五條原則都是哪些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飲食上都有哪些要注意呢?患者要遵循以下五條原則進行飲食護理。
原則一:飲食要清淡忌油膩
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在動物食品上,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食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姜,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姜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
原則二:多食蔬菜
人們經過冬季之後,大多數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春季人們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等。因此,隨著春季的到來及各種新鮮蔬菜的大量上市,人們一定要多吃點新鮮蔬菜,以便營養均衡,身體健康。
原則三:飲食要營養平衡
從飲食科學的觀點來看,春季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要保持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
原則四:多食甜少食酸
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中醫認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也就是說,春季要少食酸,多增甘。酸性食物吃多了會使肝火更旺,而性味甘平的食物就可有效調節肝火。如果多吃些山藥、蓬蒿、馬蘭頭、韭菜、雞肝等,對於清肝可起到恰到好處的作用。
原則五:多喝水
飲水可增加循環血容量,有利於養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洩,可降低毒物對肝的損害。此外,補水還有利於腺體分泌,尤其是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飲香氣濃郁的花茶,可有助於散發冬天積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發,郁滯疏散。而適量飲茶,還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貪冷飲。
概 述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少老年人會患有腦血管疾病,導致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種對於腦血管
除個別小室間隔缺損在5歲前有自愈的機會,絕大多數需手術治療。臨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發育不良等為主要表現。1、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