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低血壓 >> 低血壓常識 >> 低血壓患者有哪些飲食注意事項

低血壓患者有哪些飲食注意事項

核心提示: 日常生活預防: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 。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

  在眾多的心血管疾病中低血壓是較常見的一種,很多人都會由於各種原因而患上這個頑疾。患者一旦確診就一定要及時就醫,除了接受治療外,患者還需要注意一些術後護理,如飲食的調理。那麼,低血壓患者有哪些飲食注意事項呢?

  低血壓病人主要臨床表現:病情輕微症狀可有:頭暈、頭痛、食欲不振、疲勞、臉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船等;嚴重症狀包括:直立性眩暈、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發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長期臥床。這些症狀主要因血壓下降,導致血液循環緩慢,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的排洩。尤其影響了大腦和心髒的血液供應。長期如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視力、聽力下降,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癡呆,頭暈、昏厥、跌倒、骨折發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憊、心情壓抑、憂郁等情況經常發生,影響了病人生活質量。據國外專家研究低血壓可能導致與腦梗塞和心髒梗塞。直立性低血壓病情嚴重後,患者可出現每當變換體位時血壓迅速下降,發生暈厥,以致被迫臥床不起,另外誘發腦梗塞、心肌缺血、給病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問題。

  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症狀,無需藥物治療。主要治療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體質,增加營養,多喝水,多吃湯,每日食鹽略多於常人。重者伴有明顯症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其他藥物還有:麻黃素,雙氫麥角氨,氟氫可的松等,中藥治療等效果和負作用有待進一步考察。

  1、日常生活預防: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 。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

  2、藥物治療:當日常治療無效時,就必須給予藥物治療,緩解症狀,減少嚴重並發症危險。目前,新型藥物管通?是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有效治療低血壓的藥物。該藥由奈科明(奧地利)公司研制,生產和銷售。

  3、飲食治療:加強營養,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雞、蛋、魚等 ·多喝湯,飲食可偏鹹,多喝開水,以增加血容量。

  低血壓的食療

  1、烏骨雞1只(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淨,放人雞腹肚中當歸頭60克,黃芪50克,紅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一次,連吃兩月。

  2、紅棗15枚去核,粟子150克,淨雞1只,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焖熟食之。

  3、鲫魚1條,糯米60克。將魚洗淨(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2次,連服兩月。 四、嫩母雞1只,黃芪30克,新鮮天麻100克(干品15克)。雞洗淨入沸水中焯一下,用涼水沖洗。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於沙鍋中,加蔥、姜適量,鹽、酒、陳皮15克,水適量,用文火炖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4、豬心1個,黃芪20克,當歸12克,黨參30克,川芎6克,加水炖熟,吃豬心喝湯。

  5、紅棗20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適量用炖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兩次吃完,連服15天。

  6、韭菜適量,搗爛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7、當歸、黃芪、紅棗各50克,雞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8、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 12~15 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物,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9、常吃生姜,能促進消化、健胃、升高血壓。可將姜末撒於菜湯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

  10、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子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好的作用,而科學健康的飲食食譜對低血壓患者的康復具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希望通過上述這篇文章大家對低血壓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都能有一定的了解吧。

熱門文章
高血壓飲食和體重都要控制

在我國,高鹽、低鉀膳食是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與此同時,超重和肥胖正在成為另外兩個重要危險因素。當今所有的

護理心律不齊患者應該怎麼做?

1、假如服用洋地黃制劑,服藥前應測脈搏,若脈搏在160次以上或60次以下(每分鐘),均需報告醫生。  2、護理人員不能慌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