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為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冠狀動脈的血流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臨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後劇烈疼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電圖反映心肌急性損傷、缺血和壞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變,並可出現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
青年心肌梗死是指年齡在40歲以下的青年,不論病因如何而發生的急性心肌梗死。青年心肌梗死因發生猝死,生前並未得以診斷,死後經屍檢證實為心肌梗死,所以青年心肌梗死常易漏診或誤診。然而青年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及遠期病死率較低,出院後病情穩定,勞動力可以恢復,由此可見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及遠期預後均較好。
全面認識和了解青年心肌梗死的規律性及特點,對於防治和成功地救治青年心肌梗死都是十分重要的。避免或改變不良習慣,如戒煙、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保持心理平衡等,從而減少冠心病的發生。控制高危因素,選用適當藥物持續控制血壓、糾正血脂代謝異常、戒煙限酒、適當體力活動、控制體重、控制糖尿病等。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青年心肌梗死發病的主要原因仍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在8歲的兒童體內就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病灶,青年心肌梗死屍檢發現約60%存在雙 支血管病變。2.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組病因致病者較中老年心肌梗死多,病因對青年心肌梗死的診斷與治療相當有益。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1)冠狀動脈炎:可見於系統性紅斑性狼瘡、風濕性心髒病、多發性動脈炎、川崎病。(2)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痙攣可參與或誘發急性心肌 梗死。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的原因有吸煙、飲酒、高脂肪餐、吸毒(大麻、可卡因等)及劇烈運動等。(3)冠狀動脈栓塞:是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青年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栓子源於感染性心內膜炎、房顫及其他心髒病附壁血栓的脫落、人工瓣膜置換術或二尖瓣和主動脈瓣鈣化等。(4)外傷:胸部非穿透傷所致的心肌挫裂傷,發生率為16%~76%,嚴重者可引起穿壁性心肌梗死。(5)冠狀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及冠狀動脈夾層所致的冠狀動脈內膜損傷及夾層突向腔內阻塞 管腔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6)血管畸形:冠狀動脈起源異常。(7)其他:嚴重缺氧、冠狀動脈低灌注壓、重度感染、嚴重失血或出血性疾病等。
青年心肌梗死的預後取決於冠狀動脈病變的血管支數、狹窄和粥樣硬化程度、心功能狀態、危險因素控制、伴發病和並發症嚴重程度。50例40歲以下的心 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死率6%,10年內和5年內累計病死率分別為12.7%和10.6%。而另一組54例40歲以上心肌梗死,5年內累計病死率高達 57.1%,可見青年心肌梗死預後較年長心肌梗死好。青年心肌梗死病死率較低,發病時合並症及伴發病少,年齡輕,出院後病情穩定,體力恢復快。說明青年心肌梗死預後有兩個顯著的特點:①急性期和遠期病死率低;②近期與遠期的預後較好。50例40歲以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後生存47例,病後半年內死亡2例, 其余全部復工,無一例喪失勞動力。大部分患者在病後1年內即能上班,且可勝任病前的勞動量。預防: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冠心病是一種受多因素影響的疾病,甚至有研究將影響因素列有246種。許多流行病學家將影響冠心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分為:①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糖、脂肪代謝紊亂以及纖 維蛋白原升高。②一些易患冠心病的生活習慣包括過量進食、缺乏體力活動、吸煙以及A型性格。③冠狀動脈循環受累的臨床指征,包括休息、運動或監測時心電圖 異常以及心肌灌注不良等。這些指征並非致冠狀動脈病變的危險因素,但可預示冠狀動脈已有相當程度的病變。④其他先天易患因素,如早期患冠心病的家族史。由 於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出冠心病是造成人類死亡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臨床上尚缺乏根治性措施,因此對冠心病的積極預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冠心病的預防包含著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兩方面。一級預防是指對尚未患上冠心病的人群采取措施控制或減少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以防止患病,減少發病率。二級預防是指對已患上 冠心病的患者采取藥物或非藥物措施,以預防病情復發或防止病情加重。
概 述 比如說心悸不寧,坐臥難安,多夢比較容易驚醒,那就是心虛;如果是心悸氣短,頭暈目眩,比較容易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先兆症狀和體征有很多,主要表現為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