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文獻報道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與冠心病發病有明顯的相關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能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對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陽性的冠心病病人,進行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治療可收到良好療效[2]。總結我科自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129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陽性的冠心病患者治療情況,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冠心病診斷標准為:(1)心絞痛者冠脈造影檢查陽性;(2)急性心肌梗塞或陳舊性心肌梗塞218例,年齡43~84,平均年齡62歲。其中男147例,女71例。常規做尿素酶試驗,采用深圳中核海德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TY1001Hp測試儀及碳[14C]尿素呼氣試驗藥盒測定,結果14C-尿素呼吸試驗(UBT)≥100dpm/mmol CO2為陽性。其中尿素酶試驗陽性患者129例,占總數的57.17%,其中男84例,女45例,平均年齡(65±2.35)歲。
1.2 方法
129例尿素酶實驗陽性的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A組(治療組)65例,B組(對照組)64例,兩組的年齡、性別、病情均無明顯差異。兩組均給予為期兩周的冠心病常規治療(包括抗凝、調脂、平穩血壓、擴冠、營養心肌、糾正心衰等)。A組加用奧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治療2周。1個月後復查尿素酶試驗,如果陽性繼續給予2周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治療。入院後治療前及常規治療2周後抽空腹血查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纖維蛋白原(FIB)濃度,並進行比較。並以住院後半月內冠心病緩解程度(包括胸悶、胸痛、氣短等症狀消失,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改善)來衡量治療效果;隨訪出院後半年內是否因冠心病再次住院。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准差(±s)表示,Hp陽性及Hp陰性的冠心病患者入院時hs-CRP、TG、FIB水平的比較及Hp陽性的患者治療前後結果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治療的有效率及再住院率用x2檢驗比較。
2 結 果
治療組治療後hs-CRP、FIB、TG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P>0.05)。治療組冠心病緩解總有效率(96.05%),顯著高於對照組(72.98%),P<0.05。半年內再住院率治療組(10.29%),顯著低於對照組(20.97%),P<0.05;見表1~3。表1 Hp陽性的冠心病病人與Hp陰性的冠心病人一般資料(略)注:與陰性冠心病人比較△P<0.05。表2 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前後CRP、TG、FIB變化比較(略)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表3 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後有效率比較(略)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 論
通過我們的分析發現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冠心病人占冠心病總數的57.17%,與相關文獻報道的結果相似[3]。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能與冠心病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關系,機理可能有三方面:一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能引起血液中脂肪代謝紊亂,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上升,從而易於導致冠狀動脈硬化。二是此菌感染可引起血液中纖微蛋白原與超敏C反應蛋白增多,二者都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另外,此菌可產生細菌熱休克蛋白,它與動脈硬化壞死的熱休克蛋白有交叉激活作用。我們的研究發現:129例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冠心病患者的CRP、FIB、TG水平顯著高於89例Hp陰性的冠心病患者,與相關報道的結果相似[3];治療組的CRP、TG、FIB含量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而對照組卻無明顯變化。因此,對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冠心病人,積極地給予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治療,可大大地提高治療的總有效率。本研究治療組冠心病緩解的總有效率為96.05%,而對照組僅為72.98%,與文獻報道研究結果相似[2]。而且我們研究還發現,通過對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冠心病病人有效的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治療,可顯著減少其半年內的再住院率。
綜上所述,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治療對於合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冠心病患者,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措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建軍,夏 豪,李庚山.感染與冠心病的關系[J].心血管病學進展,1999,20(5):297-298.
[2]張玉英,金 躍.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治療心絞痛近期療效的臨床研究[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1,10(6):531-533.
[3]李建軍,李庚山.幽門螺旋桿菌與冠心病[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1,20(3):191-192.
統計一半以上高血壓患者死於腎衰竭、心衰竭與降壓西藥關系重大。西藥會讓患者產生強列的藥物依賴性。表面降壓實則摧殘心
再生障礙性貧血,臨床一般表現為貧血、感染、輕度出血的症狀,患者一般易勞累,疲倦無力、頭暈、面色蒼白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