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其他常見疾病 >> 其他綜合 >> 心腦血管一定要早期預防

心腦血管一定要早期預防

  心腦血管一定要早期預防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人類壽命大約在110-115歲,而現今平均壽命只在80歲左右,影響壽命的因素是什麼呢?據報道,心腦血管病是人類尤其是老年人減壽的主要殺手。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已成為當今人們關切的熱點,也是醫療保健人員迫切要解決的主要任務之一。

心腦血管一定要早期預防

  心腦血管意外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據國外的資料顯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並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老年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死亡病因最高的頭號殺手,也是人們健康的“無聲凶煞”。

  目前,中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2.7億人。中國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近300萬人,占我們國每年總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來的患者75%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40%重殘。中國腦中風病人出院後第一年的復發率是30%,第五年的復發率高達59%。而二級預防做得較好的美國僅為10%。由於中國醫療保險覆蓋人群小,腦中風病人的復發率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所謂心腦血管疾病就是心髒血管和腦血管的疾病統稱。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改變,被稱為“富貴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高血壓的老年人使用降壓藥有講究,有原則,對於老年降壓藥的選擇,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患病率逐漸增加。60歲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壓的同時還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並發症多”及“四高一多”的特點。

  心血管疾病

  1.如冠心病的症狀(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

  2.胸悶、心悸不寧、心慌氣短;

  3.心率不齊;

  4.胸痛、胸骨後或心前區疼痛;

  5.氣緊、暈厥、虛弱、嗳氣;

  6.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

  7.舌質紫暗、脈沉弦為主症的冠心病心絞痛、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上腹痛、惡心、嘔吐;

  8.左後背痛、左手臂痛。

  腦血管疾病

  1.如缺血性腦中風的症狀(包括腦血栓、腦栓塞等)

  2.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失語。或者交叉性癱瘓、交叉性感覺障礙、外眼肌麻痺、眼球震顫、吞咽困難、共濟失調、眩暈等;

  3.肢體無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覺障礙;單側肢體運動不靈活;語言障礙,說話不利索;

  4.記憶力下降;看物體突然不清楚;

  5.眼球轉動不靈活;小便失禁;

  6.平衡能力失調,站立不穩;意識障礙;

  7.頭痛或者惡心嘔吐;

  8.頭暈、耳鳴。

  由於長時間飲食習慣問題,飲食中脂類過多,醇類過多。同時又沒有合理的運動促進脂類醇類的代謝,導致體內脂類醇類物質逐漸增多;加上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分泌抗氧化物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減低,導致體內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後沉積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細血管堵塞,隨著時間的推移,脂類醇類物質容易和體內游離的礦物質離子結合,形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處,或者瓶頸處堆積,鈣化。同時血栓越來越多,使血管直徑縮小。心髒為了保持足夠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壓,造成高血壓疾病。如果血壓過高,可能導致血管崩裂,於是產生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如果由於堵塞供血不足,即為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產生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血管壁平滑肌細胞非正常代謝造成的。眾所周知血管組織和人體的其他組織一樣在一定周期內完成新陳代謝的過程,但是由於新的細胞組織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這樣就容易產生炎症血管收縮不暢,就像是一條破爛不堪的舊管道,隨時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時他也受神經系統的支配,因此神經系統不正常也能夠導致供血的紊亂。所以心腦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千萬不要單純的考慮血液的變化對血管的影響,要全面的考慮,仔細的分析心腦血管疾病產生的原因,進行多元化的治療才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

  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人體隨著年齡增加,各種組織逐漸老化,心腦血管尤為明顯,60-70歲老年人心輸出量與20-30歲人相比,約減少20%-30%,大腦皮層細胞減少約25%;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冠心病、高血壓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明顯增加,致死率和致殘率也隨之增加,給家庭和社會造成負擔。要延緩生理衰老過程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就必須要以預防為主。可采取以下方法:

  合理膳食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但是有許多人的飲食並不科學,以為大魚大肉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其實不然。人的健康狀況不同,飲食也應當有所不同。建議心腦血管病人養成以下飲食習慣。

  1、增加纖維膳食

  膳食中纖維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的作用。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是粗雜糧、米糠、麥麸、干豆類、海帶、蔬菜、水果等,每日攝入纖維量35克—45克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見食品還有洋蔥、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魚和魚油(但是,魚油提煉過程中,科技不是很完善,不精純.和快清軟膠囊(海狗油提煉)相比就大大不如了,快清軟膠囊是國際高科技高純度超濾和生物分子精溜法精致而成的,而且這兩種科技都獲得過諾貝爾獎.)

  魚油具有明顯的調節血脂功能,能夠預防動脈硬化。大量攝取富含ω-3的魚油可對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預防作用。國際營養組織建議:人們每天攝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應的應該攝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國貨精品鴻洋神中老年型魚油為例,每天必須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為30%的魚油膠丸,才能保證人體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制品

  大豆裡面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須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於人體健康,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4、此外應該適當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

  脂肪攝入應嚴格限制在每日不超過30克或占總熱量的15%以下。膽固醇攝入量每日應該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為宜。盡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品,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髒、蛋黃、貝殼類(如:蚌)、軟體類(如鱿魚、墨魚、魚子)。

  5、葷素菜合理搭配

  以新鮮蔬菜為主膳食中的動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豬腦、豬肝、皮蛋、魚子、蟹黃、鱿魚、奶油等,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多量攝入會導致血膽固醇增加,促使冠心病的發生發展。而植物性油脂含有的是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冠心病的作用。有數據提示,通過嚴格控制飲食中動物脂肪的攝入總量,降低飽和脂肪比例,增加不飽和脂肪的成分,可使血清膽固醇降低約10%,甘油三脂降低30%。

  6、少吃多餐

  控制好進食量人體的熱量主要來源於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質多存在於動物類食物如瘦肉、魚蝦、禽類、蛋類、乳類等,植物性食品如豆類及豆制品中含量也很高。脂肪多存在於食用油及肥肉中。碳水化合物多存在於谷類及根莖類蔬菜中。如放縱食欲,進食量超過了身體的熱量需要,就會轉化為脂肪積存體內,使人發胖,血脂增高,致生動脈硬化。中醫格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說的是經常飽食,會損傷胃腸功能,導致胃腸病的發生。還應看到,長期的飲食過量,體內的脂肪過剩,會使血脂增高,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因此要根據體重的不同,控制進食量。超體重者一定要減低熱量。據推算,50克富強面粉或大米可產生熱量175千卡,如果每天食用0.4千克,則可產生熱量1400千卡,再加上適量的肉食、豆類制豆、蔬菜等副食,差不多夠一天的熱量。

  7、合理食補

  對有畏寒怕冷、氣短乏力等症狀的屬於氣虛陽虛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可選擇一些有甘溫補益之功的羊肉、雞肉、兔肉、桂圓以及大豆制品;而有性情急躁、手足心熱、食少、便干、水腫等症狀的屬於陰虛內熱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可適當選擇一些有補虛、除熱、和髒腑之功的鴨肉、鵝肉以及百合、山藥、糯米及綠豆制品。

  桂圓含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和葡萄糖,易於人體吸收利用,糯米可健脾養胃,從而達到補氣養血的目的。在寒冷時節喝一碗用桂圓與糯米熬制的桂圓粥是很有益的。生姜、洋蔥等更是不可多得的冬令進補之品。常吃生姜歷來被視為養生保健尤其是強壯心血管系統的要訣之一。生姜富含姜辣素,對心髒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擴張,從而使絡脈通暢、供給正常。

  8、藥物學家在對銀杏葉的研究中十分驚喜地發現,一片小小的銀杏葉,所含成分之多,藥理活性之強大出人們意料,其中僅是黃酮類成分就有20多種,另有萜類、酚類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氨基酸等。大量的藥理實驗結果顯示,銀杏葉中有重要藥理活性作用的成分有兩大類:銀杏黃酮甙和銀杏苦內酯。它們別具一格的作用機制與目前臨床上一些常用的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藥物是不相同的。

  其一是銀杏苫內酯可選擇性的抵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人體內一種很強的可引發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內源性活性物質,是誘發心腦血管疚病,特別是引起中風、心肌梗死的隱形殺手,危險性很高,而銀杏苦內酯則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克星。

  其二是銀杏黃酮甙具有對付白出基的高強本領。銀杏黃酮甙已被證實能有效地對抗和消除自由基,並起到延緩衰老的良好作用。特別是近期來自國外的信息。認為銀杏葉可用於預防和醫治早期老年癡呆症患者,尤對幫助恢復和改善記憶力作用明顯。

  其三是銀苦內酯和黃酮甙兩者有協同作用,可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腦血管循環,在缺氧情況下保護腦和心肌細胞。另外可降低血中甘油三酯,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紅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故銀杏葉提取物的制劑對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以及腦震蕩、腦外傷後遺症等患者均有較為良好的功效,且一般少見出現不良反應,作為保健藥物易為人們接受。

  有效藥補

  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請生進行對症處方。有益氣、溫補、活血之功的中藥,如人參、黃芪、丹參、當歸等對體虛、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體征的心腦血管病人來說較為適宜。

  1、有明顯氣血不足的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可進補阿膠;

  2、有怕冷、腰酸等陽虛征候的,可配入黑芝麻、核桃仁;

  3、平時脾胃虛弱者,可加入陳皮、山藥煎液(陳皮10克、山藥15克煎),以防傷胃。

  以上諸品,或可炖雞、炖鴨,或可熬湯。但也有一些老年人,內有蘊熱,表現為心煩急躁、舌紅、舌苔黃膩,則不適合藥補。

  科學生活

  戒煙限酒長期吸煙酗酒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血脂升高。

  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狀動脈冬季寒冷時容易收縮、痙攣,發生供血不足,並可能導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患者不宜晨練

  因為睡眠時,人體人體各神經系統處於抑制狀態,活力不足,晨起時突然大幅度鍛煉,神經興奮性突然增高,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季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進補要適度

  中國民間素有冬季進補的習慣,冬季人們運動本來就少,加之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很容易

  造成血脂增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

  心態平衡

  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緒,嚴守生物鐘規律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基本條件。老年人性格開朗、樂觀、情緒穩定、生活規律非常重要,反之,急躁易怒、孤獨抑郁、多愁善感易使血中激素水平增高、血管痙攣、血栓形成。故必須要強調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使精神因素轉變為正常的生理調節、而非致病因素。

  情緒激動是心腦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無規律、焦慮、抑郁,這些因素可使脂代謝紊亂。中老年人不要長期打麻將、下棋,保持心平氣和,盡量少生氣。

  適當運動

  心腦血管患者不是不能運動,而是要適當運動,運動量減少也會造成血流緩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控制好運動量。冬季要等太陽升起來之後再去鍛煉,此時,溫度回升,可避免機體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發病。

  加強體育運動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活動時心率以不超過170與年齡之差,或以身體微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後自感身體輕松為准,每周堅持活動不少於5天,持之以恆。

  盡量少服用干擾脂代謝的藥物

  如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利尿劑、雙氫克尿塞、速尿、類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積極治療影響血脂代謝的有關疾病

  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紅斑狼瘡等,均可干擾脂代謝。

  定期體檢

  定期做身體檢查,監測血壓、血脂、血糖濃度。老年人應每年做體檢一次,並要對血壓、血脂、血糖進行監測,尤其在有各種刺激因素時(如情緒的變化、運動量的變化),機體往往處於應激狀態更應做詳細檢查。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脂類糖類代謝紊亂、血液粘滯度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低,易使血栓形成,故就達到期監測,根據情況及時調整。

  嚴格遵守醫囑

  根據患病的情況選用鈣離子拮抗劑、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和硝酸甘油等藥物,使血壓控制在150-140/90(20-19/12kPA)mmHg,無頭暈頭痛、無心慌胸悶及心前區疼痛症狀,在治療期間,藥物和種類,劑量和服用方法應嚴格遵照醫囑,不可擅自停藥、減藥及增藥,因為較長時間地服用心腦血管疾病類藥物突然停藥易造成不良的副反應,尤其是β-受體阻滯劑和硝酸鹽類藥物。患心腦血管病本身並不可怕,忽視治療和預防作用以及不正確的治療最為可怕,故此類患者要常去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使心腦血管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降到最低水平。對有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可應用降脂類藥物,如煙酸、安妥明類藥物;降糖藥物如優降糖,二甲雙胍、降糖靈類物,使血脂降在正常范圍,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保持良好的機體環境,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再發率。

熱門文章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注意事項

概 述 動脈硬化是一種正在全身的動脈血管都會出現的心腦血管疾病,許多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是動脈硬化的

糖尿病心腦血管病防控七法

   糖尿病心腦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並發症之一,其發生率及病死率均較高。糖尿病心血管病的發病率為25-35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