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人說“心塞”。心塞是心血管疾病的表現,那麼對於心血管疾病我們重點應該怎麼辦呢?專家認為心血管疾病主要在於前期的保養而不是後期的治療。
在日前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上,國家衛計委和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共同倡導,將每年11月25日定為“心血管養護日”,呼吁大眾重視心血管健康,盡早養護心血管。
呼吁的背後,是我國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嚴峻現狀。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2》數據顯示,心血管病死亡成為我國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中國心血管病現患病人數已達3億人,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每10秒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臨虹在大會上指出,中國慢性病占的死亡比例高於全球的水平,占到83.3%。從人群的死因構成來看,由於慢性病造成的死亡比例越來越高,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所占的比例,已超過40%,以心腦血管和惡性腫瘤以及呼吸系統疾病為代表的慢性病成為影響中國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
作為人體血液的重要傳輸通道,血管承載著維持人體機制正常運行的重要工作,為人體健康輸送必要的養分。然而,當血液中的脂肪和甘油三酯越積越多,血液流動逐漸受阻,血管就會變得又脆又硬,甚至還會有一些脫落的斑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誘發各類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吸煙、血脂異常、糖尿病、超重肥胖、體力活動不足、不合理膳食、代謝綜合征等。
在很多人眼中,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人體血管會不斷地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上現代社會快速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都會變相加速血管疾病的形成進程,讓血管“超齡”,“40歲的年齡,50歲的血管”並不少見。
心血管事件引發的致死致殘率極高,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帶來極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負擔。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有約350萬人死於各類心血管病。調查更顯示,除了老年人外,公司白領、媒體工作人員、科研人員等從事大量腦力勞動的職業“白骨精”也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加入“心塞”一族。
國內外研究證實,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然而目前國內醫療力量針對心血管疾病重心仍在治療,在心血管病高發的當下,預防應該被積極提倡,強調“治未病”理念。人們的飲食習慣、激烈的競爭、緊張忙碌、沒有時間運動、應酬、吸煙、熬夜等,都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年輕化的原因。由於心肌需氧量大,中青年人一旦發病,猝死的幾率很高,其中大部分為急性心肌梗死。
預防心血管提前衰老,合理飲食至關重要,要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黃、肥肉、動物內髒,同時需要重視血管營養素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攝取,減少血液中的血脂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低密度惡性膽固醇和提高高密度良性膽固醇的含量。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辦法除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外,適度運動至關重要。約三分之一缺血性心髒病死亡與缺乏體力活動有關,適度的體力活動有明顯的保護心血管的效應,經常參加體力活動可提高機體對突然缺血缺氧耐受能力。而懶得動和久坐會導致人體內新陳代謝的改變,影響脂肪代謝,減弱酶的活性,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髒病風險。
概 述 高血壓這種疾病的話,在臨床上一般認為是發病了人體動脈血管的一種疾病,並且一般認為高血壓這種
甘油三酯是你血液裡面的一類脂肪。它們是能量的主要來源,也是你體內最常見的一類脂肪。 當你吃